• 手機版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顏色:

    閱讀全文

    自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科目06091薪酬管理高綱1371

    [ 作者: 常州校區 | 時間:2021/6/15 | 瀏覽:2625次 ]
    [ 關鍵詞:常州自考專業,常州自考怎么選科目,常州自考人力資源管理好考嗎,常州自考大專好考嗎,高綱1371,06091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大綱]

    高綱1371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06091  薪酬管理

     

    南京大學編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Ⅰ  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本課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之一。它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由于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和核心環節,所以本課程內容也有較強的普遍適用性。本課程應用于組織企業、用工單位的薪酬管理制度的設計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調整與管理變革以及績效評估、薪酬控制與支付等薪酬管理活動環節中。本課程從基礎理論入手,分析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論、薪酬管理制度設計以及薪酬管理應用實踐。學生可以較為全面、系統、完整地了解薪酬管理的理論和實務。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要求考生系統而全面了解有關薪酬戰略、薪酬管理的理論,掌握崗位分析與評價、薪酬調查、薪酬水平與薪酬定位、薪酬結構設計、基本薪酬體系設計和基于績效的薪酬體系設計、員工福利設計與管理以及薪酬體系的運行管理等相關內容,并能將其應用于企業薪酬管理的實踐。

    本課程的目標:

    1、理解薪酬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

    2、了解和掌握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學會運用薪酬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三、與本專業其它課程的關系

    《薪酬管理》是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必修的比較重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體現著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專業性實際工作者的要求。本課程是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分離出來的側重于實踐的課程。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分析、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是薪酬管理的先修課,它們之間構成縱向關系。

     

    Ⅱ  考核目標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四個能力層次是遞進關系,各能力層次的含義是:

    識記: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有關薪酬管理的相關概念及薪酬管理原理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確的表述和選擇。

    識記: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有關薪酬管理的相關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夠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進行正確的表述、選擇,這是是低層次的要求。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薪酬管理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對員工關系管理,做出正確的解釋和說明,這是是中等層次的要求。

    簡單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薪酬管理課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一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綜合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薪酬管理課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Ⅲ  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

    第一章  薪酬與薪酬管理概述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薪酬和薪酬管理的概念、形式;理解并掌握薪酬管理的功能和影響因素;理解薪酬管理的目標、原則和內容;理解并掌握薪酬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和掌握薪酬管理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掌握薪酬管理體系的設計模式和步驟。通過本章學習,為進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課的后續內容奠定理論基礎。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1.1  薪酬概述(重要)

    1.1.1  薪酬概念的內涵

    1.1.2  薪酬的形式

    1.1.3  薪酬的功能與結構

    1.1.4  薪酬的影響因素

    1.2  薪酬管理概述(重要)

    1.2.1  薪酬管理的概念、目標和原則

    1.2.2  薪酬管理的內容

    1.2.3  薪酬管理的地位與作用

    1.2.4  薪酬管理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

    1.2.5  薪酬管理體系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概述

    識記:①薪酬的內涵;②報酬、工資和薪金的概念;③基本薪酬和可變薪酬的概念。

    領會:①薪酬的形式;②薪酬對員工的功能;③薪酬對企業的功能;影響薪酬的企業因素;⑤影響薪酬的社會因素;⑥影響薪酬的個人因素。

    (二)薪酬管理概述

    識記:薪酬管理的概念。

    領會:①薪酬管理的目標;②薪酬管理的原則;③薪酬管理的內容;薪酬管理的地位與作用;薪酬管理體系的設計模式。

    綜合應用:①薪酬管理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②薪酬管理體系的設計步驟。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薪酬與薪酬管理的概念;(2)薪酬對員工和企業的功能;(3)影響薪酬的因素;(4)薪酬管理的目標、原則、內容以及薪酬管理的地位與作用;(5)薪酬管理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6)薪酬管理體系的設計模式和設計步驟。

     

    第二章  薪酬戰略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了解薪酬戰略和戰略性薪酬決策的概念以及薪酬戰略的構成要素,理解并掌握薪酬戰略的特征作用;了解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穩定發展戰略、快速發展戰略以及收縮戰略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影響薪酬戰略設計的基本因素;了解戰略性薪酬管理的概念,理解戰略性薪酬管理提出的背景、戰略性薪酬管理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角色轉變的要求以及在薪酬戰略與員工配置戰略的整合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重點掌握戰略性薪酬管理的作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薪酬戰略。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1.1薪酬戰略及其作用(重要)

    2.1.1  薪酬戰略的定義

    2.1.2  薪酬戰略的特征

    2.1.3  薪酬戰略的內容

    2.1.4  薪酬戰略的作用

    2.2  薪酬戰略模式的選擇(次重要)

    2.2.1  影響薪酬戰略設計的基本因素

    2.2.2  薪酬戰略模式的選擇

    2.3  戰略性薪酬管理(重要)

    2.3.1  戰略性薪酬管理概述

    2.3.2  戰略性薪酬管理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角色轉變的要求

    2.3.3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與薪酬戰略

    2.3.4  企業戰略類型與薪酬戰略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戰略及其作用

    識記:①薪酬戰略的概念;②戰略性薪酬決策的概念;薪酬戰略的構成要素。

    領會:①薪酬戰略的特征;②薪酬戰略的作用。

    (二)薪酬戰略模式的選擇

    識記:①成本領先戰略的概念;②差異化戰略的概念;③專一化戰略的概念;穩定發展戰略的概念;快速發展戰略的概念;收縮戰略的概念。

    綜合應用:影響薪酬戰略設計的基本因素。

    (三)戰略性薪酬管理

    識記:戰略性薪酬管理的概念。

    領會:①戰略性薪酬管理提出的背景;②戰略性薪酬管理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角色轉變的要求;③在薪酬戰略與員工配置戰略的整合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簡單應用:戰略性薪酬管理的作用。

    綜合應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薪酬戰略。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薪酬戰略與戰略性薪酬的相關概念;(2)薪酬戰略的特征作用;(3)影響薪酬戰略設計的基本要素;(4)戰略性薪酬管理的作用;(5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薪酬戰略。

     

    第三章  薪酬理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了解薪酬設計的主要理論和薪酬激勵的主要理論,理解這些理論所包含的基本內容,重點掌握效率工資理論和雙因素理論的具體應用。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3.1  薪酬設計理論(一般)

    3.1.1  工資生存理論

    3.1.2  工資基金理論

    3.1.3  效率工資理論

    3.1.4  公平理論

    3.1.5  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

    3.1.6  集體談判工資理論

    3.1.7  按勞分配理論

    3.1.8  分享工資理論

    3.2  薪酬激勵理論(一般)

    3.2.1  需要層次理論

    3.2.2  雙因素理論

    3.2.3  人性假設理論

    3.2.4  期望理論

    3.2.5  激勵過程綜合理論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設計理論

    識記:①生存工資理論的形成、發展、基本內容;②最低工資制度的產生和發展;③工資基金理論的形成和發展;④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的主要概念。

    領會:①工資基金理論的基本內容;②效率工資理論的主要內容;③消除心理不平衡的主要方法;④集體談判工資理論的主要內容;⑤按勞分配的特征;⑥按勞分配原則確立的條件;⑦按勞分配理論的主要內容;分享工資理論的主要內容。

    簡單應用:效率工資理論的運用。

    (二)薪酬激勵理論

    識記:①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五個層次;②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③期望理論的基本內容;激勵過程綜合理論的三種理論。

    領會:①需要層次理論的主要內容;②需要層次理論的基本觀點;③雙因素理論的根據;“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要點;社會人假設的基本要點;“社會人”假設的基本要點;⑦“復雜人”假設的基本要點。

    簡單應用:①雙因素理論的具體應用。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工資基金理論、效率工資理論、集體談判工資理論、按勞分配理論、分享工資理論的主要內容;(2)按勞分配的特征和按勞分配原則確立的條件;(3)消除心理不平衡的主要方法;(4)效率工資理論和雙因素理論的具體應用。

     

    第四章  崗位分析與評價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認識到崗位分析與評價在薪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具體要求考生能夠掌握與崗位分析有關的概念,理解崗位分析的流程,理解工作描述和工作規范的內容,工作說明書的作用和工作說明書的編制準則,重點掌握崗位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工作說明書編制的步驟;了解崗位評價以及各種崗位評價方法的概念,理解崗位評價的特點、原則、作用和崗位評價指標確定的原則,重點掌握崗位評價的步驟、崗位分類法的評價過程、要素比較法的評價過程、要素計點法的優缺點以及要素計點法的設計步驟。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4.1  崗位分析(次重要)

    4.1.1  崗位分析及流程

    4.1.2  崗位分析方法

    4.1.3  崗位分析結果及應用

    4.2  崗位評價(次重要)

    4.2.1  崗位評價的定義、目的和特點

    4.2.2  崗位評價的原則與作用

    4.2.3  崗位評價指標

    4.2.4  崗位評價的步驟

    4.2.5  崗位評價的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崗位分析

    識記: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描述的概念;工作規范的概念;工作規范的形成方法;工作說明書的概念。

    領會:崗位分析的流程;工作描述的內容;工作規范的內容;工作說明書的作用;工作說明書的編制準則。

    簡單應用:崗位分析的主要方法;工作說明書編制的步驟。

    (二)崗位評價

    識記:崗位評價的概念;崗位評價的指標體系的五個要素;崗位排序法的概念;④崗位分類法的概念;⑤要素比較法的概念;⑥要素計點法的概念及組成要素;⑦海氏評價系統的評價要素。

    領會:崗位評價的特點;崗位評價的原則;崗位評價的作用;④崗位評價指標確定的原則。

    簡單應用:崗位評價的步驟;崗位分類法的評價過程;要素比較法的評價過程。④要素計點法的優缺點。

    綜合應用:要素計點法的設計步驟。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崗位分析與崗位評價的相關概念;(2)工作描述和工作規范的內容;(3)工作說明書的作用、編制準則和編制步驟;(4)崗位分析的主要方法;(5崗位評價的特點、原則和作用;(6崗位評價的方法和步驟。

     

    第五章  薪酬調查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掌握薪酬調查的含義、目的和意義,了解薪酬調查的種類,薪酬滿意和薪酬滿意度的概念,理解影響薪酬滿意度的因素、薪酬滿意度調查的功能、薪酬滿意度調查的要點以及薪酬調查的原則。重點掌握薪酬滿意度調查的主要步驟、提高薪酬滿意度的方法以及薪酬滿意度調查的內容;重點掌握薪酬調查的步驟,能夠撰寫薪酬調查報告和使用薪酬調查報告。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5.1  薪酬調查概述(重要)

    5.1.1  薪酬調查的定義

    5.1.2  薪酬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5.2  薪酬調查的種類和內容(重要)

    5.2.1  薪酬調查的種類

    5.2.2  薪酬滿意度調查

    5.2.3  薪酬調查的內容與原則

    5.3  薪酬調查的步驟(重要)

    5.3.1  確定調查目的

    5.3.2  確定調查范圍和對象

    5.3.3  選擇調查方式

    5.3.4  薪酬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

    5.3.5  提交薪酬調查分析報告

    5.3.6  薪酬調查應注意的事項

    5.4  薪酬調查報告(次重要)

    5.4.1  薪酬調查報告概述

    5.4.2  薪酬調查報告的使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調查概述

    識記:薪酬調查的概念;薪酬調查的主體、客體和對象。

    領會:薪酬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二)薪酬調查的種類和內容

    識記:薪酬調查的種類;薪酬滿意和薪酬滿意度的概念。

    領會:影響薪酬滿意度的因素;薪酬滿意度調查的功能;薪酬滿意度調查的要點;薪酬調查的原則。

    簡單應用:薪酬滿意度調查的主要步驟;提高薪酬滿意度的方法;薪酬滿意度調查的內容。

    (三)薪酬調查的步驟

    領會:確定薪酬調查的范圍;薪酬調查的方式;薪酬調查應注意的事項。

    綜合應用:薪酬調查的步驟。

    (四)薪酬調查報告

    識記:薪酬調查報告的概念。

    領會:薪酬調查報告的內容;薪酬調查報告的使用(用途)。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薪酬調查的概念、目的和意義;(2薪酬滿意和薪酬滿意度的概念;(3薪酬滿意度調查的功能、要點、內容和主要步驟;(4)薪酬調查的步驟;(5提高薪酬滿意度的方法;(6)薪酬調查報告的內容和薪酬調查報告的使用。

     

    第六章  薪酬水平與薪酬定位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了解薪酬水平的概念與內涵,理解薪酬水平的影響因素以及薪酬水平的衡量方法;了解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含義,理解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重要意義;了解薪酬水平定位的概念;理解薪酬定位的基本過程和各種定位策略。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6.1  薪酬水平概述(重要)

    6.1.1  薪酬水平的概念與內涵

    6.1.2  薪酬水平的影響因素

    6.1.3  薪酬水平的衡量

    6.2  薪酬水平的外部競爭性(重要)

    6.2.1  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含義

    6.2.2  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重要意義

    6.3  薪酬水平定位策略(重要)

    6.3.1  薪酬水平定位的概念及定位模式

    6.3.2  薪酬水平定位及制約因素

    6.3.3  薪酬定位的基本過程

    6.3.4  提高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定位策略

    6.3.5  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水平概述

    識記:薪酬水平的概念;薪酬水平的分類及測量方法;薪酬水平的衡量;薪酬水平的衡量方法;。

    領會:影響薪酬水平的因素。

    (二)薪酬水平的外部競爭性

    識記:薪酬水平的外部競爭性的概念。

    領會: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重要意義。

    (三)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識記:薪酬水平定位的概念;薪酬戰略的概念;領先型薪酬策略、跟隨型薪酬策略、滯后性薪酬策略和混合型薪酬策略的概念。

    領會:薪酬定位的模式;薪酬水平定位的制約因素;薪酬定位的基本過程。

    簡單應用:提高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定位策略。

    綜合應用: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影響薪酬水平因素;(2)薪酬水平的外部競爭性的概念和重要意義;(3)薪酬水平定位的相關概念、薪酬定位的模式、制約因素和基本過程;(4)提高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的定位策略和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第七章  薪酬結構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考生能夠了解薪酬結構的內涵、構成和類型,理解薪酬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和薪酬結構的作用;理解薪酬結構設計的目的與原則,掌握薪酬結構設計的方法和薪酬結構設計的基本步驟;了解寬帶薪酬結構的概念和類型,理解寬帶薪酬結構的特征,掌握寬帶薪酬結構的優勢與局限性、寬帶薪酬結構設計的步驟和寬帶薪酬結構的實施條件。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7.1  薪酬結構概述(重要)

    7.1.1  薪酬結構的內涵

    7.1.2  薪酬結構的構成

    7.1.3  薪酬結構的類型

    7.1.4  薪酬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

    7.1.5  薪酬結構的作用

    7.2  薪酬結構設計(重要)

    7.2.1  薪酬結構設計的目的與原則

    7.2.2  薪酬結構設計的準備工作和前提

    7.2.3  薪酬結構設計的方法

    7.2.4  薪酬結構設計的步驟

    7.3  寬帶薪酬結構(重要)

    7.3.1  寬帶薪酬結構的概念和類型

    7.3.2  寬帶薪酬結構的特征

    7.3.3  寬帶薪酬結構的優勢與局限性

    7.3.4  寬帶薪酬的適用性分析

    7.3.5  寬帶薪酬結構設計的步驟

    7.3.6  寬帶薪酬結構的實施條件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結構概述

    識記:薪酬結構的概念;薪酬結構的構成要素;薪酬等級的概念;④薪酬等級寬度的概念;薪酬變動比率的概念;薪酬區間中值的概念;薪酬區間滲透度的概念;相鄰薪酬等級交叉重疊的概念;薪酬等級差的概念;

    工作導向的薪酬結構、技能導向的薪酬結構、績效導向的薪酬結構和市場導向的薪酬結構的概念。

    領會:工作導向的薪酬結構的優點與缺點;與組織結構相匹配的薪酬結構類型;理想的薪酬結構應達到的目的。

    簡單應用:薪酬區間滲透度的計算;薪酬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薪酬結構的作用。

    (二)薪酬結構設計

    識記:薪酬結構設計的目的;崗位性質的分類。

    領會:薪酬結構設計的原則;薪酬結構設計準備工作。

    簡單應用:薪酬結構設計的方法。

    綜合應用:薪酬結構設計的基本步驟。

    (三)寬帶薪酬結構

    識記:寬帶型薪酬和寬帶薪酬結構的概念;寬帶薪酬結構的類型。

    領會:寬帶薪酬結構的特征;寬帶薪酬制度的實施條件。

    簡單應用:寬帶薪酬結構的優勢與局限性;寬帶薪酬的適用性;寬帶薪酬結構設計的步驟。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薪酬結構的相關概念、薪酬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薪酬結構的作用;(2薪酬結構設計的目的、原則、方法與步驟;(3)寬帶型薪酬和寬帶薪酬結構的概念、特征;(4)寬帶薪酬結構的優勢與局限性以及寬帶薪酬結構的實施條件和設計步驟。

     

    第八章  基本薪酬體系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基本薪酬、績效薪酬、成就薪酬、綜合薪酬的概念和綜合薪酬的類型;理解常用的貨幣性薪酬工具和薪酬體系的類型;了解職位薪酬體系的概念和特點,掌握職位薪酬體系的優缺點;理解實施職位薪酬體系的前提,掌握職位薪酬體系的設計步驟與流程,了解職位薪酬體系的三種形式;了解技能、深度技能、廣度技能、垂直技能以及技能薪酬體系的概念。理解技能薪酬體系的特點、意義和實施條件;掌握技能薪酬體系的優勢與劣勢、技能薪酬體系的設計流程以及技能薪酬體系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了解能力和能力薪酬體系的概念以及麥克利蘭的能力冰山模型的五大要素;理解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產生的原因以及能力評價的方法,重點掌握能力薪酬體系的優缺點、實施能力薪酬體系面臨的問題和難點以及能力薪酬體系設計的步驟。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8.1  薪酬體系概述(次重要)

    8.1.1  薪酬分配的基礎

    8.1.2  薪酬內容的構成

    8.1.3  薪酬體系的類型

    8.2  基于職位的薪酬體系設計(重要)

    8.2.1  職位薪酬體系的概念及特點

    8.2.2  職位薪酬體系的優缺點

    8.2.3  實施職位薪酬體系的前提

    8.2.4  職位薪酬體系的設計步驟與流程

    8.2.5  職位薪酬體系的三種形式

    8.3  基于技能的薪酬體系設計(重要)

    8.3.1  技能薪酬體系的內涵、特點和意義

    8.3.2  技能薪酬體系的優勢與劣勢

    8.3.3  技能薪酬體系的實施條件

    8.3.4  技能薪酬體系設計的關鍵決策和設計流程

    8.3.5  技能薪酬體系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8.4  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設計(重要)

    8.4.1  能力與能力薪酬體系的基本概念

    8.4.2  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產生的原因

    8.4.3  能力薪酬體系的優缺點

    8.4.4  能力薪酬體系設計的步驟

    8.4.5  實施能力薪酬體系面臨的問題和難點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體系概述

    識記:勞動的不同形態;基本薪酬、績效薪酬、成就薪酬、綜合薪酬的概念;綜合薪酬的類型。

    領會:常用的貨幣性薪酬工具;薪酬體系的類型。

    (二)基于職位的薪酬體系設計

    識記:職位薪酬體系的概念及特點。

    領會:實施職位薪酬體系的前提;職位薪酬體系的設計步驟;職位薪酬體系的三種形式。

    簡單應用:職位薪酬體系的優缺點;職位薪酬體系的設計流程。

    (三)基于技能的薪酬體系設計

    識記:技能的概念;深度技能和廣度技能、垂直技能的概念;技能薪酬體系的概念。

    領會:技能的三種類型;技能薪酬體系的特點;實行技能薪酬體系的意義;技能薪酬體系的實施條件;技能薪酬體系設計的關鍵決策。

    簡單應用:技能薪酬體系的優勢與劣勢;技能薪酬體系的設計流程。

    綜合應用:技能薪酬體系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四)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設計

    識記:能力的概念;麥克利蘭的能力冰山模型的五大要素;能力薪酬體系的概念。

    領會: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產生的原因;能力評價的方法。

    簡單應用:能力薪酬體系的優缺點;實施能力薪酬體系面臨的問題和難點。

    綜合應用:能力薪酬體系設計的步驟。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職位薪酬體系的概念、特點及優缺點;職位薪酬體系的設計步驟和流程;(2)技能薪酬體系特點、優勢與劣勢、技能薪酬體系的設計流程以及技能薪酬體系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3)能力薪酬體系的優缺點、實施能力薪酬體系面臨的問題和難點以及能力薪酬體系設計的步驟。

     

    第九章  基于績效的薪酬體系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績效與績效薪酬的概念,理解績效的特點;理解業績薪酬與激勵薪酬的區別、績效薪酬的實施的條件和績效薪酬制度的缺陷;了解業績加薪的概念,理解業績薪酬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掌握業績加薪方案、業績獎金方案和特殊業績薪酬的設計與實施方法,理解業績薪酬體系的實施要點,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9.1  績效薪酬概述(重要)

    9.1.1  績效的概念與特征

    9.1.2  績效薪酬的概念與本質

    9.1.3  績效薪酬的基本框架

    9.1.4  績效薪酬的類型

    9.1.5  績效薪酬的作用及實施條件

    9.1.6  績效薪酬制度的缺陷

    9.2  業績薪酬體系(重要)

    7.2.1  業績薪酬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7.2.2  業績加薪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7.2.3  業績獎金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7.2.4  特殊業績薪酬的設計與實施

    7.2.5  業績薪酬體系的實施要點

    9.3  激勵薪酬體系(重要)

    9.3.1  激勵薪酬概述

    9.3.2  個體激勵薪酬計劃

    9.3.3  群體激勵薪酬計劃

    9.3.4  長期激勵薪酬計劃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績效薪酬概述

    識記:績效的概念;績效薪酬的概念與本質;績效薪酬的類型。

    領會:績效的特征;業績薪酬與激勵薪酬的區別;績效薪酬的實施的條件;績效薪酬制度的缺陷。

    (二)業績薪酬體系

    識記:業績加薪的概念;業績加薪的弊端;業績獎金的概念及特征;業績獎金的計算方法;特殊業績薪酬的概念。

    領會:業績薪酬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業績獎金的作用;特殊業績薪酬的作用;特殊業績薪酬的基本特征;業績薪酬體系的實施要點。

    簡單應用:設計業績加薪方案時要考慮的問題;設計與實施業績獎金的基本環節;特殊業績薪酬設計與實施的基本環節。

    (三)激勵薪酬體系

    識記:激勵薪酬的概念及類型;個人激勵薪酬的概念;個人激勵薪酬計劃的激勵維度與類型劃分;計件薪酬的概念;直接計件薪酬、差額計件薪酬和多重計件薪酬的概念;計時薪酬的概念;標準計時薪酬的概念以及貝多計劃、甘特計劃;群體薪酬激勵計劃的概念;群體激勵薪酬的基本類別與設計標準;長期激勵計劃概念、員工持股計劃的概念及類型。

    領會:激勵薪酬的優缺點;個人激勵薪酬計劃特征;計件薪酬的特征;計件薪酬的適用范圍;計時薪酬的激勵特征;⑥群體激勵計劃的基本形式;群體激勵計劃的局限性;利潤分享計劃的實現形式;收益分享計劃的概念及特點;⑩員工持股計劃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簡單應用:個人激勵薪酬計劃的設計與實施;班組獎勵計劃的設計與實施;利潤分享計劃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收益分享計劃的設計與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適用情況。

    綜合應用:員工持股計劃的設計與實施。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績效的概念及績特征;(2)績效薪酬的實施條件和績效薪酬制度的缺陷;(3)業績薪酬設計應遵循的原則;(4)業績加薪方案、業績獎金方案和特殊業績薪酬的設計與實施;(5)個體激勵薪酬計劃、群體激勵薪酬計劃和長期激勵薪酬計劃的設計與實施。

     

    第十章  不同類型員工的薪酬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及其特殊性;掌握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影響因素,理解年薪制的概念、特點和確定原則,掌握針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長期股權計劃的類型和設計流程,掌握股票期權的基本要素和設計流程;了解專業技術人員的概念和特點,理解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結構模式;了解企業營銷人員的概念和工作特性,理解營銷人員薪酬方案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掌握營銷人員薪酬方案設計的流程,理解生產一線員工的薪酬設計中涉及到相關概念及設計原則與方法。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10.1  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薪酬設計與實施(一般)

    10.1.1  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及其特殊性

    10.1.2  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影響因素分析

    10.1.3  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的類型及特點

    10.1.4  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設計流程

    10.1.5  年薪制的設計與實施

    10.1.6  股票期權計劃設計

    10.2  專業技術人員薪酬設計及管理(一般)

    10.2.1  專業技術人員及其特點

    10.2.2  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設計

    10.3  企業營銷人員薪酬設計及管理(一般)

    10.3.1  營銷人員的特點

    10.3.2  營銷人員薪酬設計

    10.4  生產一線員工的薪酬設計(一般)

    10.4.1  生產一線員工的起薪設計

    10.4.2  生產一線員工的獎金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薪酬設計與實施

    識記: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概念;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的類型;年薪制的概念;企業經營者的績效評價體系;股票期權計劃的概念。

    領會: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特殊性;針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長期股權計劃的類型;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設計流程;年薪制的特點;年薪制的確定原則;風險薪酬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年薪制的實施條件;⑧股票期權的;⑨股票期權計劃的基本要素。

    簡單應用: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影響因素;股票期權的設計流程。

    (二)專業技術人員薪酬設計及管理

    識記:專業技術人員的概念。

    領會: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點;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結構模式。

    (三)企業營銷人員薪酬設計及管理

    識記:企業營銷人員的概念。

    領會:營銷人員的工作特性;營銷人員薪酬方案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營銷人員的薪酬方案類型。

    簡單應用:營銷人員薪酬方案設計的流程。

    (四)生產一線員工的薪酬設計

    識記:海爾賽計劃、盧文計劃、艾默生計劃、甘特作業獎金計劃的內涵及計算方法。

    領會:影響單位時間報酬率水平的因素;計時制薪酬的適用范圍;一線員工獎金設計的原則。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高級經營管理人員薪酬設計流程;(2)年薪制的設計與實施、股票期權計劃設計;(3)營銷人員薪酬方案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設計流程;(4)計時制薪酬的適用范圍和一線員工獎金設計的原則。

     

    第十一章  員工福利設計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員工福利的概念及構成;理解員工福利的特點及作用;掌握員工福利設計的原則及影響因素;了解法定社會保險的構成及相關概念的界定;理解養老保險的特點及類型、失業保險的特點和醫療保險的基本模式;了解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的種類;掌握失業保險對象的資格確定、失業保險金的給付和員工福利計劃的內容;了解員工福利管理的概念,理解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主要內容和意義以及福利規劃與管理的創新設計,理解并掌握福利規劃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員工福利規劃與管理的發展趨勢。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11.1  員工福利概述(重要)

    11.1.1  員工福利的內涵

    11.1.2  員工福利的構成

    11.1.3  員工福利的特點

    11.1.4  員工福利的作用

    11.1.5  員工福利設計的原則

    11.1.6  員工福利設計的影響因素

    11.2  員工福利的種類(重要)

    11.2.1  法定社會保險

    11.2.2  企業補充社會保險

    11.2.3  法定休假

    11.2.4  員工福利計劃

    11.2.5  彈性福利計劃

    11.3  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次重要)

    11.3.1  員工福利規劃與管理的含義

    11.3.2  員工福利規劃與管理的意義

    11.3.3  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3.4  員工福利規劃與管理的創新和發展趨勢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員工福利概述

    識記:廣義的員工福利概念;狹義的員工福利概念。

    領會:員工福利的特點;員工福利設計的影響因素。

    簡單應用:員工福利的作用;員工福利設計的原則。

    (二)員工福利的種類

    識記:法定社會保險項目的構成;養老保險的概念;失業保險的概念;醫療社會保險的概念;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⑥工傷保險的概念;⑦生育保險的概念;⑧住房公積金制度;⑨彈性福利計劃的概念。

    領會:養老保險的特點;養老保險制度的類型;失業保險的特點;醫療保險的基本模式;⑤工傷保險的基本原則;⑥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的種類。

    簡單應用:失業保險對象的資格確定;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比例;員工福利計劃的內容。

    (三)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

    識記:員工福利管理的概念。

    領會: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主要內容;員工福利規劃和管理的意義;福利規劃與管理的創新設計。

    簡單應用:福利規劃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員工福利規劃與管理的發展趨勢。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員工福利概念、特點和作用;(2)員工福利設計的影響因素和設計原則;(3)五種法定社會保險的概念、特點和原則;(4)員工福利計劃的內容、意義;(5)福利規劃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第十二章  薪酬體系的運行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薪酬預算的概念和方法;理解薪酬預算的目標和原則;掌握薪酬預算的步驟與方法;了解薪酬控制的概念;理解薪酬控制的指標、原則和對象,掌握薪酬控制的難點和控制方法,了解薪酬調整的概念及必要性,理解薪酬調整的原則,掌握薪酬調整的方式;了解薪酬溝通的內涵,理解薪酬溝通必要性和意義,理解并掌握薪酬溝通的特征和類型,重點掌握薪酬溝通的步驟及要點。

    二、課程內容(考試內容)

    12.1  薪酬預算管理(重要)

    12.1.1  薪酬預算管理的含義和作用

    12.1.2  薪酬預算的目標

    12.1.3  影響薪酬預算的因素

    12.1.4  薪酬預算的原則

    12.1.5  薪酬預算的步驟

    12.1.6  薪酬預算的方法

    12.2  薪酬控制(重要)

    12.2.1  薪酬控制的含義和作用

    12.2.2  薪酬控制的指標和原則 

    12.2.3  薪酬控制的對象與方法

    12.2.4  薪酬控制的難點

    12.3  薪酬調整(重要)

    12.3.1  薪酬調整及其必要性

    12.3.2  薪酬調整的原則

    12.3.3  薪酬調整的方式

    12.4  薪酬溝通(重要)

    12.4.1  薪酬溝通的內涵

    12.4.2  薪酬溝通的必要性和意義

    12.4.3  薪酬溝通的特征和類型

    12.4.4  薪酬溝通的步驟

    12.4.5  薪酬溝通應把握的要點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薪酬預算管理

    識記:薪酬預算的概念;薪酬預算的方法。

    領會:薪酬預算的目標;薪酬預算的原則。

    簡單應用:影響薪酬預算的因素;薪酬預算的步驟。

    (二)薪酬控制

    識記:薪酬控制的概念。

    領會:薪酬控制的指標;薪酬控制的原則;薪酬控制的對象;薪酬控制的難點。

    簡單應用:薪酬控制的方法。

    (三)薪酬調整

    識記:薪酬調整的概念與種類;薪酬水平調整的概念;薪酬溝通的類型。

    領會:薪酬調整的必要性;薪酬調整的原則;薪酬水平調整的依據;薪酬調整的方式;薪酬水平調整的方式;薪酬結構縱向調整的方法。

    簡單應用:薪酬水平調整的具體方法;薪酬橫向調整的方法。

    (四)薪酬溝通

    識記:薪酬溝通的內涵;薪酬溝通的類型。

    領會:薪酬溝通的意義;薪酬溝通的特征。

    簡單應用:薪酬溝通的步驟;薪酬溝通應把握的要點。

    四、本章關鍵問題

    本章中的關鍵問題有:(1)薪酬預算的概念、目標、原則和步驟;(2)影響薪酬預算的因素;(3)薪酬控制的概念、原則、對象、方法和難點;(4)薪酬調整及其必要性、薪酬調整的原則和薪酬調整的方式;(5薪酬溝通的必要性和意義、薪酬溝通的特征、類型和步驟;(6薪酬溝通應把握的要點。

     

    Ⅳ  關于大綱的說明與考核實施要求

    一、自學考試大綱的目的和作用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是根據專業自學考試計劃的要求,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而確定。其目的是對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課程考試命題進行指導和規定。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明確了課程學習的內容以及深廣度,規定了課程自學考試的范圍和標準。因此,它是編寫自學考試教材和輔導書的依據,是社會助學組織進行自學輔導的依據,是自學者學習教材、掌握課程內容知識范圍和程度的依據,也是進行自學考試命題的依據。

    二、課程自學考試大綱與教材的關系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是進行學習和考核的依據,《員工關系管理》教材是學習掌握課程知識的基本內容與范圍,教材的內容是大綱所規定的課程知識和內容的擴展與發揮。

    本大綱與教材所體現的課程內容完全一致;大綱里面的課程內容和考核知識點,在教材里都可以找到。

    三、關于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薪酬管理》,任正臣主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版。

    四、關于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的指導

    1、在學習本課程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考生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3、閱讀教材時,考生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后,考生應認真完成教材中每一章后的思考題,這一過程可幫助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應考指導

    1.如何學習

    很好的計劃和組織是你學習成功的法寶。如果考生正在接受培訓學習,一定要跟緊課程并完成作業。為了在考試中做出滿意的回答,考生必須對所學課程內容有很好的理解。如使用“行動計劃表”來監控你的學習進展?忌陂喿x課本時可以做讀書筆記。如有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可以用彩筆來標注。如:紅色代表重點;綠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領域;黃色代表可以運用在工作之中?梢栽诳瞻滋幱涗浵嚓P網站與文章。

    2.如何考試

    卷面整潔非常重要。書寫工整,段落與間距合理,卷面賞心悅目有助于教師評分,教師只能為他能看懂的內容打分;卮鹚岢龅膯栴}。要回答所問的問題,而不是回答你自己樂意回答的問題!避免超過問題的范圍。

    3.如何處理緊張情緒

    正確處理對失敗的懼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請教已經通過該科目考試的人,問他們一些問題。做深呼吸放松,這有助于使頭腦清醒,緩解緊張情緒?荚嚽昂侠砩攀,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靜。

    4.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大多數考生在考試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普遍問題。如果你在考試中出現這種情況,試試下列方法:使用“線索”紙條。進入考場之前,將記憶“線索”記在紙條上,但你不能將紙條帶進考場,因此當你閱讀考卷時,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記下。按自己的步調進行答卷。為每個考題或部分分配合理時間,并按此時間安排進行。

    六、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社會助學機構在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社會助學機構在進行課程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社會助學機構在進行課程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七、對考核內容的說明

    1本課程要求考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內容都作為考核的內容。課程中各章的內容均由若干知識點組成,在自學考試中成為考核知識點。因此,課程自學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考試內容是以分解為考核知識點的方式給出的。由于各知識點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識自身的特點不同,自學考試將對各知識點分別按四個認知(或叫能力)層次確定其考核要求。

    2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內容分為重點內容、次重點內容、一般內容,在本課程試卷中對不同考核內容要求的分數比例大致為:重點內容占60%,次重點內容占30%,一般內容占10%。

    八、關于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考試時間的長度為150分鐘。對本課程考試過程中除攜帶必要的答題用的簽字筆和橡皮外,嚴禁攜帶其他與考試無關的工具。

    2.本大綱各章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知識點及知識點下的知識細目,都屬于考核的內容?荚嚸}既要覆蓋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課程的重點、章節重點,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度。

    3.命題不應有超出大綱中考核知識點范圍的題,考核目標不得高于大綱中所規定的相應的最高能力層次要求。命題應著重考核自學者對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是否了解或掌握,對基本方法是否會用或熟練。不應出與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題或怪題。

    4.本課程在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大致為:識記占20%,領會占30%,簡單應用占30%,綜合應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試題的難易程度,試題的難度可分為:易、較易、較難

    和難四個等級。每份試卷中不同難度試題的分數比例一般為:2:3:3:2。

    必須注意試題的難易程度與能力層次有一定的聯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個能力層次中對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著不同的難度。在大綱中要特別強調這個問題,應告誡考生切勿混淆。

    6.本課程考試命題的主要題型一般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等題型。

    在命題工作中必須按照本課程大綱中所規定的題型命制,考試試卷使用的題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課程對題型規定。

     

    附錄: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或企業薪酬水平的首要因素是(  

    A.國家的政策和法律               B.勞動生產率水平及其變化

    C.物價水平和居民生活費用         D.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

    參考答案:( B

    2.“復雜人”假設的提出者是(  

    A.麥格雷戈                       B.梅奧

    C.威廉·大內                     D.埃德加·沙因

    參考答案:( D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五個備選答案中有25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戰略性薪酬管理對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主要包括(   )(   )(   )(   )(  

    A.價值性                  B.長期性

    C.難以模仿性              D.有效執行性

    E.盈利性

    參考答案:(ACDE

    2.提高薪酬滿意度的方法主要有(   )(   )(   )(   )(  

    A.提高管理者的認識        B.進行崗位評價,了解崗位相對價值

    C.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D.設計合理的薪酬體系

    E.通過薪酬市場調查,確定企業合理的薪酬水平

    參考答案:(ABCDE

    三、填空題

    1.薪酬調查的客體是__________。

    參考答案:薪酬

    2.與組織結構相匹配的薪酬結構有三種基本類型:平等式薪酬結構、等級式薪酬結構和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網絡式薪酬結構

    四、名詞解釋

    基本薪酬

    參考答案:

    基本薪酬是指一個組織根據員工所承擔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員工所具備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員工支付的相對穩定的經濟性報酬。

    五、簡答題

    簡述薪酬水平外部競爭性對企業的意義。

    參考答案:

    1)吸引、保留以及激勵優秀員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控制勞動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塑造企業形象。

    六、論述題

    試述薪酬預算的主要步驟。

    參考答案:

    1確定公司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

    2分析企業支付能力。

    3確定企業薪酬策略。

    4診斷薪酬問題。

    5分析人員流動情況。

    6確定薪酬調整總額以及整體調整幅度。

    7將薪酬調整總額分配到員工。

    8根據市場薪酬水平確定員工薪酬水平。

    9反復測算最終確定。


    [上一篇]自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科目06090人員素質… [下一篇]在職研究生單證與雙證有哪些區別

    快速導航

    淘寶官方旗艦店 在線報名 學員登錄 在線提問

    熱點新聞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資料
    ·00152組織行為學總復習
    ·江蘇自考從報名至畢業詳細流程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自考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參考
    ·南京大學自學考試本科畢業生申請學士學位操作…

    推薦新聞

    相關閱讀

    少妇白嫩大乳喷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