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綜合考試試卷 2 0 1 9 年 11 月 1 6 日上午 9:00~11:3 0 (1~300 題,共 300 道題,滿分為 1 00 分) 一、單項選擇題(l~2 5 0 題,共 2 5 0 題,每題 0.3 分,共 7 5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1.主張人性是“有善有惡”的中國古代思想家是( )。 (A)荀子 (B)告子 (C)世碩 (D)孟子 2.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把人分成( )種類型。(A)3 (B)4 (C)5 (D)6 3. 在下列感覺中,未經丘腦中轉抵達大腦皮質進行信息處理的是()。 4. (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味覺 4.白紙在橙色燈照條件下,看起來依然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知覺具有( )。 (A)選擇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體性 5.迷走神經屬于()。 (A)腦神經(B)運動神經 (C)脊神經(D)感覺神經 6.語言文字材料在短時記憶中多是( )的編碼 (A)形象 (B)抽象 (C)視覺 (D)聽覺 7.人類視覺的適宜刺激是波長范圍為( )納米的電磁波。(A)160~460 (B)180~480 (C)380~780 (D)360~860 8.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是( )。 (A)前攝抑制 (B)前干擾 9.記憶過程包括( )個基本環節。(A)2 (B)3 (C)4 (D)5 1 0.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感覺記憶保存的時間在( )。 (A)1 秒以內 (B)1 分以內 (C)1 秒以上(D)1 分以上 11.布洛卡中樞即( )。 (A)聽覺性言語中樞 (B)視覺性言語中樞(C)運動性言語中樞 (D)書寫性言語中樞 12.表象可以成為想象的素材,是因為表象具有( )。 (A)可理解性 (B)概括性 (C)可操作性 (D)形象性 13.馮特研究意識的方法是( )。 (A)心理測驗法 (B)內省法 (C)行為觀察法 (D)調查法14.“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說的是知覺具有( )。 (A)整體性(B)選擇性(C)恒常性 (D)理解性 15.在覺醒狀態下的覺知被稱為( )。 (A)意識 (B)注意 (C)認識 (D)知覺 16.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對象吸引過去的現象,稱為( )。 (A)注意轉移 (B)注意分散 (C)注意分配 (D)注意集中 17.情緒變化的外部表現模式即( )。 (A)表象 (B)姿態 (C)表情 (D)感情 18.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動個體恢復機體內部平衡的喚醒狀態稱為( )。 (A)內驅力(B)誘因 m (C)情緒 (D)興趣 19.興趣的品質不包括( )。 (A)傾向性(B)廣闊性 (C)持久性 (D)外在性 20.從生物進化的角庋可以把情緒分為( )。 (A)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 (B)生物情緒和社會情緒 (C)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D)情緒狀態和高級情感 21.具有彌漫性特點的情緒體驗狀態是( )。 (A)應激 (B)激情 (C)感情 (D)心境 22.動機沖突往往出現在意志行動的( )。 (A)準備 階段 (B)啟動階殳 (C)結束階段(D)執行階段 23.個體做事虎頭蛇尾,表明其意志品質缺乏( )。 (A)堅韌性 (B)果斷性 (C)自制性 (D)自覺性 24.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 )。 (A)對光 適應 (B)感覺后像 (C)對暗適應 (D)感覺對比25.生物節律給人提供了判斷時間的信息,這種節律可稱為( )。 (A)生活節律 (B)作息規律 (C)生物鐘 (D)生物反饋 26.用模仿來解釋人類社會行為的學者是( )。 (A)詹姆士 (B)塔爾德 (C)謝夫勒 (D)柏拉圖 27.社會行為公式 B=f(P,E)中,E 的含義是( )。 (A)行為 (B)函數關系 (C)個體 (D)個體所處的 情境 28.與人本主義心理學關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A)存在主義 (B)自我實現 (C)人的尊嚴 (D)觀察學習 29.心理治療的目的應該是發展病人的創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療癥狀.這 是( )的觀點。 (A)華生 (B)弗洛伊德 (C)榮格 (D)沙利文 30.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即( )。 (A)從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會自我 (B)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從社會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從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會自我 31.個體努力表現,使他人對自己形成良好印象,這是( )。 (A)光環效應 (B)印象控制(C)刻板印象 (D)首因效應32.全部社會化的前提是( )。 (A)性別社會化 (B)政治社會化(C)道德社會化 (D)語言社會化 33.朋友之間通過微信進行的交流是( )。 (A)虛擬溝通 (B)口頭溝通 (C)現實溝通 (D)單向溝通 34.對同一角色,人們有不同的期待,這會導致角色承擔者產生( )。 (A)角色內沖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間沖突 (D)角色失敗 35.自我概念比真實自我對個體的行為及人格有更為重要的影響,這是( )的觀點。 (A)馬斯洛(B)班杜拉 (C)羅杰斯(D)塔爾德 3 6.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 )的預測。 (A)準確 (B)變化 (C)穩定 (D)系統 37.關于利他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噪音等惡劣的環境會減少利他行為 (B)助人的榜樣,會增加人們的利他行為 (C)他人在場,往往對利他行為有積極影響 (D)長得漂亮的女人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幫助 38.個體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而產生的情緒體驗是 ()。 (A)內疚 (B)羞恥 (C)焦慮 (D)嫉妒 39.根據研究,每種活動都存在最佳的動機水平,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最佳動機水平 有( )的趨勢。 (A)逐漸降低 (B)逐漸上升 (C)迅速上升 (D)迅速降低 40.海德的 P-O-X 模式圖中的“O"指( )。 (A)個體 (B)另一個對象(C)他人 (D)重要他人 41.可以作為人際關系密切程度敏感“探測器”的是( )。 (A)自我暴露程度 (B)相互評價 (C)情感卷入程度 (D)默契程度 42.一般來說,個體與他人在( )時,情感體驗最為深刻。 (A)身體運動 (B)身體接觸 (C)目光接觸 (D)身體欠安 43.一般情況下,最讓人反感的人格品質是( )。 (A)自私 (B)說謊 (C)古怪 (D)粗魯 44.在吃“大鍋飯”的單位,最容易產生的現象是( )。 (A)社會促進 (B)社會抑制 (C)社會平衡 (D) 社 會 懈 怠45.關于暗示,錯誤的說法是( )。 (A)被暗示者處于困難情境且缺乏社會支持時容易接受暗示 (B)年齡越小的個體越容易接受暗示 (C)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較好 (D)總體來說,男性和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沒有差異 46.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 ),反而會增加其魅力。 (A)大錯誤(B)品行錯誤 (C)小錯誤(D)罕見錯誤 47.人格理論研究的流派眾多,每個流派都在幫助我們理解( )的問題上提供了有價值的幫助。 (A)我是誰(B)自我價值 (C)安全感(D)自我成長 48.奧爾波特把個人特質分成( )類。(A)2 (B)3 (C)4 (D)5 48. 根據霍尼的理論,在( )的控制下,個體會產生很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A)真實自我 (B)理想自我 (C)現實自我 (D)期望自我 50.根據精神分析的理論,唯一正向的心理防御機制是( ) (A)合理化(B)升華 (C)反向作用 (D)投射 51.霍尼關于自我的分類,不含( )。 (A)現實自我 (B)理想自我 (C)真實自我 (D)物質自我 52.16PF 人格因素問卷的編制者是( )。 (A)艾森克(B)瑞文 (C)卡特爾(D)科斯塔 53.個人建構論認為,人格差異主要來自于( )。 (A)個體解釋世界的萬式 (B)個體的知覺風格(C)個體識別世界的方式 (D)個體的表征方式 54.根據卡特爾的理論,在根源特質中,( )是由遺傳決定的特性,決定個體對情境做出反應的速度、能量、脾氣等。 (A)臺獸力特質 (B)氣質特質 (C)成就特質 (D)動力特質 55.在榮格的意識三層次理論中,處于最深層的是( )。 (A)本我 (B)個體潛意識(C)自我 (D)集體潛意識 56.從眾是一種( )地接受群體影響的方式。 (A)主動 (B)積極 (C)被動 (D)消極 57.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這是塔爾德“模仿律”中的( )。 (A)上升律(B)下降律(C)幾何級數律 (D)先內后外律 58.在一項試驗中,給被試呈現一組他人的面部照片。結果發現,一張照片呈現次數越多,被試越喜歡照片上的人,這說明人際吸引受( )的影響。 (A)熟悉 (B)相似 (C)臨近 (D)外貌 59.研究發現,人際交往頻率與彼此的喜歡程度大致呈( )的關系。 (A)U 型 (B)M 型 (C)倒 U 型 (D)W 型 60.“測謊儀”是一種( )儀器。 (A)暗示程度測量 (B)生物反饋治療 (C)行為反應測量 (D)焦慮程度測量 61.艾里克森認為童年期(7 歲~1 2 歲)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 (A)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B)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 (C)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 (D)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62.皮亞杰認為,心理起源于( )。 (A)親密關系 (B)動作 (C)同伴關系 (D)語言 63.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2 ---- 6.7 歲階段的兒童處于( )。 (A)前運算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感知運動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64.一般來說,3 歲的兒童詞匯量在( )個左右。(A)400 (B)600 (C)8 00 (D)1 000 66. 一般情況下,嬰兒的分離焦慮要經歷( )個發展階段。67. (A)2 (B)3 (C)4 (D)5 66. 艾里克森劃分人格發展階段的標準是()。 67. (A)力比多發揮作用 (B)心理社會危機(C)自我的調節作用 (D)心理防御機制 67.一般來說,5 歲以前的兒童( )。 (A)能主動使用記憶策略 (B)能使用特征定位策略(C)難以運用記憶策略 (D)能使用“視覺”復述策略 68.基本上能掌握母語全部發音的年齡是( )。 (A)8 個月(B)1 歲左右 (C)2 歲左右 (D)3 歲左右 68. 嬰兒出生一兩天后就有笑的反應,這屬于( )。 69. (A)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B)自發性微笑 (C)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D)條件反射的笑 70.第一發展加速期是指()。 (A)從出生到幼兒期 (B)從幼/L 期到童年期 (C)從童年期到青春期 (D)從青春期到青年期 7 1.個體認知發展中最早發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 )。 (A)動作 (B)感知覺 (C)情緒 (D)意志 72.童年期兒童游戲屬于( )。 (A)互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C)實物游戲 (D)規則性游戲 73.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兒童游戲( )。 (A)與其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 (B)的作用之一是通過游戲主動控制情境、釋放焦慮、補償愿望 (C)促進認知發展 (D)練習并鞏固已習得的各種能力74.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 )。 (A)飲食 (B)睡眠 (C)游戲 (D)學習 75.皮亞杰的“三山實驗”結果表明幼兒的思維具有( )的特點。 (A)泛靈論(B)自我中心 (C)不可逆性 (D)缺乏守恒 76.根據皮亞杰的理論,青春期的思維發展水平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箅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77.“男女同化”人格是指( )。 (A)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B)一種變態的人格 (C)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D)一種不成熟的人格 78.下列概念中與維果茨基關系密切的是( )。 (A)替代性強化 (B)最近發展區 (C)集體潛意識 (D)自我實現需要 79.關于延緩償付期,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青年期有一種避免同一性過程提前完結的內在需要(B)延緩償付期并非一種社會的延緩 (C)延緩償付期是一種心理的延緩 (D)延緩償付期又稱作心理延緩償付期 80.艾里克森把人格發展劃分為( )個階段。(A)3 (B)4 (C)6 (D)8 81. 人類記憶廣度達到巔峰的時期是( )。 (A)兒童期(B)少年期 (C)青年期(D)中年期 82.柯爾伯格研究兒童道德發展使用的方法是( )。 (A)對偶故事法 (B)活動觀察法 (C)兩難故事法 (D)作品分析法 83.嬰兒具有整合跨通道信息的知覺能力,最明顯的表現之一是( )。(A)直立行走 (B)抓握反射 (C)五指分化 (D) 手 眼 協 調 84.中年期思維的特點不包括( )。 (A)現實性 (B)智慧性 (C)靈活性 (D)保守性 85.一般來說,嬰兒大約( )個月開始就具有深度知覺。(A)3 (B)4 (C)5 (D)6 86. 弗洛伊德認為,神經癥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 (A)防御機制 (B)動機沖突 (C)性的沖突 (D)克制能力 87.在人本主義看來,“存在焦慮”是( )。 (A)存在與責任的沖突 (B)存在與潛能的沖突 (C)潛能與本能的矛盾 (D)本我與超我的矛盾 88.不屬于李心天區分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標準的是( )。(A)醫學標準 (B)統計學標準 (C)體驗標準 (D)社會適應標準89.命令性幻聽屬于( )。 (A)真性幻覺 (B)假性幻覺(C)病理錯覺 (D)援引觀念90.把與自己本無關系的事情認為有關,這種臨床表現最可能出現于( )。 (A)被害妄想 (B)鐘情妄想 (C)關系妄想 (D)夸大妄想 91.弗洛伊德認為,道德性焦慮中危險來自于( )。 (A)超我 (B)沖動 (C)自我 (D) 現 實 92.思維鳴響屬于( )。 (A)感覺障礙 (B)思維內容障礙(C)知覺障礙 (D)思維形式障礙93.外控型人格者,( )。 (A)認為命運主宰人的生活 (B)認為成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C)體驗到的壓力強度較低 (D)遭遇壓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94.不屬于社會環境性壓力源的是()。 (A)離婚 (B)氣溫變化 (C)失戀 (D)社會變革 95.生物調節系統作為壓力的中介系統,最主要的是( )。(A)呼吸系統 (B)神經內分泌系統 (C)免疫系統 (D)泌尿生殖系統 96.既想身材苗條又不想承受節食的痛苦,這種沖突是( )。(A)雙趨沖突 (B)趨避沖突 (C)雙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 97.不屬于健康心理學工作范圍的是( )。 (A)促進和維護健康的心理學問題 (B)疾病患者的心理學問題 (C)促進健康服務和健康服務政策的制定 (D)軀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98.屬于“心理不健康”狀態的是( )。 (A)精神分裂癥 (B)抑郁發作(C)可疑神經癥 (D)人格障礙99.“心理正!币馕吨( )。 (A)包含精神病性癥狀在內的心理活動 (B)具備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 (C)包含心理不正常在內的心理活動 (D)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動 100.觀察者把被觀察的行為與自己以往經驗相比較,從而對被觀察者做出心理正常還是異常的判斷,這種區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標準是( )。 (A)操作標準 (B)社會適應標準 (C)醫學標準 (D)內省經驗標準 101.人對長期慢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叫做( )。 (A)心理活動強度 (B)心理自控力 (C) 心 理 活 動 耐 受 力 (D) 環 境 適 應 能 力102.以觀念、行為、外貌裝飾奇特,人際關系明顯缺陷為特點的是( )。(A)偏執性人格障礙 (B)表演性人格障礙 (C)焦慮型人格障礙 (D)分裂樣人格障礙 103.語詞雜拌在意識障礙的情況下出現,這種癥狀稱為( )。 (A)破裂性思維 (B)語詞新作 (C)思維不連貫 (D)思維中斷104.適應障礙的病程一般不超過( )。 (A)1 個月 (B)2 個月 (C)3 個月 (D)6 個月 105.根據許又新教授的觀點,要判斷神經癥,對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至少要考 慮近( )的情況。 (A)2 周 (B)2 個月 (C)3 周 (D)3 個月 106.妄想性障礙又稱( )。 (A)偏執性精神障礙 (B)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C)偏執型人格障礙 (D)精神分裂癥 107.病理性贅述常見于( )患者。 (A)躁狂發作 (B)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C)抑郁發作 (D)依賴型人格障礙 108.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可在( )內完全恢復。 (A)1 周 (B)1 個月 (C)2 周 (D)3 個月 109. 巴甫洛夫認為抑制過程的優勢和興奮過程的薄弱是( )的神經機制。 (A)神經衰弱 (B)癔病 (C)心境障礙 (D)精神分裂癥110.“四面楚歌”可以用來形容( )。 (A)同時性疊加壓力 (B)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C)繼時性疊加壓力 (D)破壞性壓力 111.鐘友彬的認識領悟療法屬于( )。 (A)認知療法 (B)精神分析療法 (C)行為療法 (D)人本主義療法 112.我國《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用版)頒布于( )。 (A)2000 年 (B)2001 年 (C)2003 年 (D)2004 年 113. 針對心理正常但心理不健康人群所進行的咨詢是( )。 (A)健康心理咨詢 (B)發展性咨詢 (C)鑒別性咨詢 (D)治療性咨詢 114.用測量的方法對心理活動個別差異進行研究和建立“自由聯想”方法的是( )。 (A)高爾頓(B)卡特爾 (C)韋特默 (D)艾森克115.“人的認知、情緒情感、動機、行為永遠是相互聯系的”,這是普遍聯系觀點中的 ( )。 (A)心身一體觀點 (B)限制性觀點 (C)整體性觀點 (D)心理、生理交互作用觀點 116.心理咨詢師解決自己的心理矛盾和沖突,不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是( )。 (A)上級咨詢師的督導 (B)同輩咨詢師的督導 (C)專業的個人體驗 (D)給同病相憐的求助者咨詢117.人本主義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 )。 (A)防御機制 (B)自我及自我概念 (C)觀察學習 (D)自我獎賞或批判 118.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3~5 歲為( )。 (A)口欲期(B)生殖器期 (C)肛欲期(D)潛伏期 119.“酸葡萄”和“甜檸檬”理論所運用的防御機制是( )。 (A)投射 (B)轉移 (C)反向 (D)合理化 120.根據心理動力學的理論,無意識心理和有意識心理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 )。 (A)感覺 (B)行為 (C)表象 (D)詞語 121.由咨詢師為求助者示范良好行為,而后引導求助者進行模仿,這屬于模仿法中的 ( )。 (A)生活示范 (B)參與示范 (C)內隱示范 (D)象征性示范 122.父互抑制是( )的基本原理。 (A)陽性強化法 (B)合理情緒療法 (C)系統脫敏法 (D)完形治療 123.以下關于心理咨詢師需要具備的一些個人特質(即對人的心理活動的感受性、豐 富的想象力、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這些特質是完全依靠訓練能夠培育出來的 (B)這些特質完全是遺傳的結果 (C)個體需要在一定的稟賦基礎上接受專業訓練、發展職業特質 (D)沒有天賦的個體不能成為心理咨詢師 124.以下關于心理咨詢師及其職業活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咨詢師應通過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問題來解決自身尚未處理好的內心沖突 (B)咨詢師應以求助者的福祉為出發點,在職業倫理的框架下開展職業活動 (C)咨詢師應關注學科發展,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知識、新技能 (D)咨詢師要不斷學習和充實包括精神病學在內的各類與心理咨詢相關的知識125.以下關于完形療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心理咨詢的中心任務是幫助求助者充分認識到自我在現實中的存在和感受 (B)人應該將精神集中在過去的生活與感受中以消除創傷所產生的影響 (C)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幫助人們不斷建構內心的未完成情結 (D)要求當事人將此時此刻帶入其有關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的框架中 126.《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自( )起施行。 (A)2012 年 10 月 26 日 (B)2013 年 5 月 1 日 (C)2018 年 1 月 1 日 (D)2015 年 3 月 1 日 127.以下各項中,屬于保密內容的是( )。 (A)求助者有出軌的行為 (B)求助者有幻覺、妄想癥狀(C)求助者有虐待兒童的行為(D)求助者意圖傷害咨詢師12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咨詢師可以進行咨詢的是( )。 (A)抑郁發作 (B)精神分裂癥 (C)確診的神經癥 (D)可疑神經癥 129.根據《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的規定,心理咨詢師與求助 者建立戀愛關系需要在結束咨詢關系后( ) 。 (A)3 個 月 (B)1 年 (C)6 個 月 (D)3 年 130. 對于心理測驗,心理咨詢師不恰當的做法是( )。 (A)根據求助者的情況選用恰當的心理測驗 (B)使用測驗前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C)將國外的測評工具直接用于國內求助者 (D)收取心理測驗的費用 131.咨詢師初步判斷求助者抑郁發作,應將該信息( )。 (A)告知求助者單位領導 (B)告知求助者的法定監護人 (C)告知求助者的同事 (D)嚴格保密 132.以下屬于違背心理咨詢倫理的行為是( )。 (A)咨詢過程中進行書面記錄 (B)詢問求助者的婚姻狀況 (C)未經求助者同意進行錄音 (D)難以勝任時對求助者進行轉介 133.咨詢師與求助者除專業關系以外,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系,稱為( )。 (A)咨患關系 (B)多重關系 (C)雙重關系 (D)和諧關系 134.以下咨詢師和求助者屬于雙重關系的是( )。 (A)咨詢師為自己的學生進行咨詢 (B)為同事轉介的求助者咨詢 (C)求助者事先通過網絡了解的咨詢師 (D)由網絡咨詢變為面詢 135.以下不屬于知情同意要素內容的是( )。 (A)保密權利與限制 (B)督導或其他心理專家的介入 (C)咨詢師的收入 (D)求助者拒絕咨詢的權力 136.心理咨詢師在案例討論或教學中采用心理咨詢的案例時,可透露的信息是( )。 (A)求助者的姓名 (B)求助者的家庭住址 (C)求助者的職業 (D)求助者的聯系方式 137.以下關于保密原則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咨詢關系中的全部內容(除保密例外)都應當保密,以此來捍衛求助者的隱私權 (B)咨詢中的保密需要說明和確認,不能因求助者的信任和忽略而省略這一工作 步驟 (C)時間上,咨詢師對求助者資料的保密應保持到咨詢結束 (D)專業人員違反保密規定,可能要付出名譽、工作或執照的代價 138.以下關于專業人員勝任力問題的描述,錯誤的是()。 (A)專業人員需要接受繼續教育,這是一個持續的、終身的過程 (B)技能不僅要求在培訓中進行練習,而且還要成功應用于真正的求助者 (C)敬業是指將求助者的需求視為首位,并傾盡全力地幫助求助者 (D)咨詢師發現自己難以勝任時,也應繼續努力,而不應將求助者轉介139.以下不屬于專業人員勝任力要素的是( )。 (A)知識 (B)敬業 (C)技能 (D)公正 140.咨詢師將普及心理學知識、公益助人納入自己的工作之中,體現的是( )。 (A)善行 (B)誠信 (C)尊重 (D)責任 141.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交往距離應該屬于( )距離。 (A)公眾 (B)個人 (C)社交 (D)親密 142.在咨詢中由于某種特殊原因,需要錄音和錄像,( )。 (A)不必讓求助者知道 (B)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C)需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D)屬于咨詢進程需要 143.防御方式問卷(DSQ)包括( )。 (A)62 個條目,6 個因子 (B)8 8 個條目,4 個因子 (C)90 個條目,1 0 個因子 (D)187 個條目,16 個因子 144. 多重選擇性問題是一種( )。 (A)責備性問題 (B)修飾性反問(C)開放式問題 (D)封閉式問題 145.在初診接待階段,要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詢( )。 (A)一定會越做越好 (B)跟著咨詢師做即可 (C)不能解決哪些問題 (D)能迅速解決問題 146.在整理臨床資料時,應該對來自求助者親友和中介入的資料( )。 (A)進行可靠性驗證,并做必要的說明 (B)直接使用,并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C)先行篩選,避免對求助者構成傷害 (D)注意排序,不對求助者形成暗示 147.心理咨詢師在會談中不斷提問所起到的作用是( )。 (A)讓求助者自我探索 (B)產生準確的信息 (C)跟隨咨詢師的思路 (D)形成依賴和責任轉移148.初診接待中,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在于( )。 (A)解決求助者的困擾 (B)為求助者提供釋放壓抑的空間 (C)正確進行心理診斷 (D)雙方共同制定合適的咨詢目標 149.以下各項中不屬于保密內容的是( )。 (A)求助者的心理測驗結果 (B)出現對咨詢師的倫理或法律訴訟 (C)心理咨詢過程中與求助者的接觸過程 (D)求助者患有乙型肝炎 150.心理咨詢師提出如“您只談學生學習不好,可當今的教師水平和學校紀律又是個什么情況呢?”這類問題, 屬于( )。 (A)解釋性問題 (B)修飾性反問 (C)責備性問題 (D)掩飾型反問151.桑德伯格提綱可以用來( )。 (A)整理歸納求助者一般資料 (B)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狀態 (C)采集求助者的背景資料 (D)了解求助者的行為特點 15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有( )種記分方法。(A)2 (B)3 (C)4 (D)5 153.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是,求助者( )。 (A)可確認,積極、有影響 (B)可理解,明確、有效 (C)可認同,關鍵、有選擇 (D)可接受,積極、有效 154.對心理咨詢保密原則的正確理解是( )。 (A)不必反復向求助者說明保密原則 (B)求助者的所有情況均在保密之列 (C)求助者對于泄密有訴諸法律的權力 (D)心理咨詢師應時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155.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 (A)認為只有咨詢師能夠意識到求助者潛意識中的想法和情感 (B)認為不必理解求助者潛意識中的想法和情感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C)可以形成求助者如何發展出其特定的思考、感受和行事方式的假設 (D)認為個體遇到困擾并前來咨詢的原因不是個體的潛意識的想法和情感 156.求助者中心療法認為( )。 (A)傳統的評估與診斷是無益的 (B)評估都是從外部理解求助者的方式 (C)每個人都在被學習以及社會文化的條件作用所塑造 (D)只有在家庭的背景下才能對個體進行充分的理解 157.個案概念化( )。 (A)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B)在初始訪談中完成 (C)在咨詢結束后做出判斷 (D)一旦形成結論便不可改變158.行為主義學派對心理問題原因的分析強調( )。 (A)童年的經歷 (B)條件反射的形成 (C)潛意識中的沖突 (D)不恰當的認知評價方式15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關系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B)社會支持不會對應激起緩沖作用 (C)社會聯系的緊密程度與自殺有關 (D)缺乏社會支持系統不會產生心理問題 160.應對方式問卷(CSQ)包括( )個因子。(A)3 (B)4(C)6 D)10 161. SCL-90 評定的時間范圍是( )。 (A)一星期(B)一個月(C)三個月 (D)半年 162. Beck 抑郁問卷將抑郁表述為癥狀.態度類別,共有( )個條目。A)1 6 (B)20 (C)21 (D)8 8 162. 關于自殺評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自殺未遂史的求助者不會再次自殺 (B)咨詢師不用關注求助者有沒有自殺傾向 (C)想要自殺的求助者對心理咨詢師沒有太大壓力 (D)對特定求助者即使沒有自殺因素也并不能保證他沒有自殺沖動164.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評估,正確表述是:評估( )。 (A)對所使用的咨詢技術能夠評估其有效性 (B)不能根據求助者的癥狀對其心理問題進行分類 (C)對已經界定出的問題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咨詢技術 (D)可以探討求助者的情緒、心理、行為問題的可能成因165.在選用量表進行心理評估時的正確做法是( )。 (A)不必征得求助者同意 (B)心理測驗結果是唯一可靠的結論 (C)對任何求助者均可固定使用心理測驗量表 (D)向求助者說明選用量表對評估心理問題的意義 166.自尊量表(SES)共有( )個條目。(A) 6 (B)1 0 (C)20 (D)8 8 167.評估求助者問題,找出后繼獲益是幫助求助者( )。 (A)發現潛藏著的影響因素 (B)描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C)確定主要的后果及其對問題行為的影響 (D)回憶他們以前是怎樣解決和嘗試解決問題的 168.在 SCL-90 的評分中,所謂陽性項目數指的是單項分( )的項目數。(A)=1 (B)≥1 (C)=2 (D)≥2 169.16PF 的條目數共有( )條。(A)16 (B)90 (C)187 (D)499 170. 在 MMPI 的 3 99 題版本中,L 量表原始得分超過( )分,就表明答卷無效。(A)1 0 (B)1 5 (C)22 (D)3 0 171. 不屬于 EPQ 人格維度的是( )。 (A)中間型(B)傾向型(C)過渡型 (D)典型型 172.某受測者 EPQ 的得分為 P=5 5 分,E=42 分,N=61,則氣質類型屬于( )。 (A)膽汁質(B)多血質(C)黏液質 (D)抑郁質 173. MMPI 包含的重復題數量是( )個。(A)1 6 (B)8 (C)1 2 (D)O 174. 正常人一年內的 LES 總分不超過 20 分的比例大約是( )。175. (A)99% (B)95% (C)90% (D)85% 176. 按照中國常模,SAS 標準分的分界值是( )。177. (A)50 (B)53 (C)60 (D)70 176. “尊重”的心理學核心和本質含義是咨詢師對求助者的( )。(A)信任 (B)接納 (C)欣賞 (D)禮貌 177.咨詢師對求助者表達“熱情”的最好體現,是在咨詢過程中( )。 (A)噓寒問暖,禮貌接待 (B)態度真誠,實話實說 (C)認真耐心,不厭其煩 (D)尊重隱私,不揭傷疤178.以下對于“共情”的理解,錯誤的是( )。 (A)咨詢師共情必須要與求助者有相似的經歷感受 (B)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音 (C)表達共情要考慮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特征 (D)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179.心理咨詢的效果可以視為咨詢師、求助者和( )三者的函數。 (A)咨詢方法 (B)咨詢態度 (C)咨詢理念 (D)咨詢目標 180.咨詢師體驗求助者的內心“如同”體驗自己的內心,這說明( )。 (A)表達共情要把握時機 (B)咨詢師必須要與求助者有相同的經歷 (C)表對共情要因人而異 (D)表達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181.可以體現咨詢師真誠態度的行為是( )。 (A)咨詢中大量時間使用專業術語(B)不輕易給求助者下診斷 (C)對求助者進行道德性評判 (D)直接表達對求助者的所有看法 182.咨詢師對求助者說:“你的意思是,你最近感到非常焦慮”,咨詢師所用的技術是 ( )。 (A)內容反應 (B)情感反應 (C)內容表達 (D)情感表達 183.對于咨詢過程中出現沉默,正確的理解是( )。 (A)沉默是求助者進行探索、表達時的停止 (B)沉默是求助者對咨詢師的故意刁難 (C)求助者的沉默多數是咨詢師引起的 (D)咨詢師必須想方設法主動打破沉默 184.在造成依賴的原因中,來自于咨詢師的原因是( )。 (A)個性依賴 (B)不愿承受抉擇的痛苦 (C)個性懶惰 (D)咨詢理念存在偏差 185.求助者由于對咨詢師的做法不滿而導致的沉默是( )。 (A)懷疑型 (B)思考型 (C)情緒型 (D)反抗型 186.求助者由于沒有咨詢動機,不愿意或者不想接受咨詢而出現的沉默是( )。 (A)懷疑型 (B)思考型 (C)情緒型 (D)反抗型 187.心理咨詢師對某些類型的咨詢內容不懂、不擅長,因此與求助者不相匹配,這種不 相匹配的類型是( )。 (A)欠缺型 (B)忌諱型 (C)沖突型 (D)茫然型188.“幫助求助者覺察此時此刻的經驗,激勵承擔責任”,這是( )的咨詢目標。 (A)精神分析學派 (B)完形學派 (C)行為主義 (D) 人 本 主 義 189.求助者在咨詢過程中出現多話,并且講述內容是為了證明自己沒問題,有問題也是 別人的問題,這種多話類型是( )。 (A)癔癥型 (B)表白型 (C)表現型 (D)宣泄型 190.咨詢師對求助者說:“我為你所經歷事情感到難過”,咨詢師使用的是( )技術。 (A)情感反應 (B)重復 (C)情感表達 (D)解釋 191.以下對自我開放技術的理解,正確的是( )。 (A)自我開放不必在建立咨詢關系之后才進行 (B)咨詢師是否對求助者開放,一般以求助者請求為準 (C)求助者提出請求,咨詢師必須進行自我開放 (D)自我開放是一種重要的參與性技術 192.運用心理學理論來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實質等,這種技術是 ( )。 (A)解釋 (B)面質 (C)釋義 (D)指導 193.咨詢師為使求助者放下有意或無意識的防衛和掩飾心理、能夠面對自己、面對現實, 通常使用( )技術。 (A)面質 (B)具體化 (C)解釋 (D)內容反應 194.情感反應需要咨詢師具有良好的( )能力。 (A)真誠 (B)共情 (C)熱情 (D)移情 195.情感反應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針對求助者( )的情感。 (A)現在 (B)可能出現 (C)過去 (D)希望出現 196.搜集求助者資料所圍繞的七個問題中,“how’’指的是( )。 (A)發生了什么事 (B)事情是怎樣演變的 (C)什么時候發生的 (D)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么197.傾聽要以( )為基礎。 (A)熱情 (B)接納 (C)積極 (D)關注 198.面談技巧中最復雜的技術是( )。 (A)解釋 (B)指導 (C)釋義 (D)面質 199.咨詢中對求助者影響最明顯的咨詢技術是( )。 (A)解釋 (B)指導 (C)釋義 (D)面質 200.以下不能作為咨詢目標的是( )。 (A)改善情緒 (B)改善睡眠 (C)調整認知 (D)改變行為 201.潛意識意識化,重組基本人格,是( )學派的咨詢目標。 (A)人本主義 (B)精神分析 (C)行為主義 (D)交互分析 202.咨詢中雙方商定咨詢目標的時機應是( )。 (A)初診接待階段 (B)評估一診斷階段之前 (C)咨詢中任意階段 (D)評估.診斷完成之后 203.以下不屬于有效咨詢目標特征的是( )。 (A)屬于心理學范疇 (B)可以評估的 (C)具體或量化的 (D)快速達到的 204.咨詢過程中無論哪種類型的多話,均可利用( )技術加提出新問題的方式處理。 (A)內容反應 (B)情感反應 (C)內容表達 (D)情感表達 20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心理咨詢師( )。 (A)可以將自己的價值觀呈現給求助者 (B)應該給求助者傳輸正確、健康的價值觀 (C)應滿足求助者在咨詢中提出的各種要求 (D)在咨詢中不應帶有任何自己的價值觀念 206.促進求助者自我發現與潛能開發是( )的最終目的。 (A)尊重 (B)真誠 (C)熱情 (D)積極關注 207.心理咨詢師表達真誠應該遵循( )的原則。 (A)對咨訪雙方負責 (B)有利于求助者成長 (C)有利于探索病因 (D)有利于建立咨詢關系 208.制約心理咨詢有效性的因素中,特殊有效性因素是指( )。 (A)針對性的咨詢所產生的效果 (B)求助者本身潛在的適應能力 (C)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心 (D)咨詢師對求助者的尊重、關切 209.具有( )特點的求助者不適宜做心理咨詢。 (A)動機正確 (B)信任度高 (C)人格異常 (D)行動自覺 210.求助者把對過去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轉移到咨詢師身上的現象是( )。 (A)共情 (B)依賴 (C)移情 (D)投射 211.屬于講話方式上的阻抗的是( )。 (A)心理外歸因 (B)情緒發泄 (C)假提問題(D)理論交談 212.咨詢師協助求助者準確表達自己的技術是( )。 (A)解釋 (B)具體化 (C)釋義 (D)內容反應213.鼓勵技術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不斷提問 (B)給予獎勵 (C)及時表揚 (D)直接重復求助者的話214.求助者的權力不包括( )。 (A)了解咨詢師的家庭背景(B)提出轉介或終止咨詢 (C)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 (D)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 215.以下屬于參與性技術的是( )。 (A)具體化 (B)內容表達 (C)解釋 (D)自我開放216.以下屬于影響性技術的是( )。 (A)傾聽 (B)解釋 (C)提問 (D)釋義 217.咨詢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實質階段是( )。 (A)診斷階段 (B)咨詢階段 (C)鞏固階段 (D)評估階段 218.求助者的主要問題不一定是其( )的問題。 (A)最關心(B)最困擾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決219.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不應表現出對求助者的()。 (A)同情 (B)評判性態度 (C)共情 (D)積極關注 220.不屬于內容表達技術的是( )。 (A)釋義 (B)情感表達 (C)解釋 (D)自我暴露 221.以下對求助者中心療法的“自我概念”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自我概念( )。 (A)是對自己總體的知覺和認識 (B)是自我知覺和自我評價的統一體 (C)總是與自己的經驗相一致的 (D)是個人與生活中重要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22.對于價值條件化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價值條件化( )。 (A)就是有機體的評價過程 (B)建立在有機體的評價過程的基礎上 (C)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 (D)總是與個體的經驗相一致的 223.羅杰斯認為人類有機體的中心能源是( )。 (A)機體智慧 (B)實現傾向 (C)積極關注 (D)價值條件化 224.咨詢師所思、所感及所信的東西與他的實際表現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這是坦誠交 流技術中所謂的( )。 (A)不固定角色 (B)自發性 (C)無防御反應 (D)一致性 225.羅杰斯對人性的基本假設是( )。 (A)人性本善 (B)人是非理性的 (C)人性本惡 (D)人無所謂善惡226.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的核心是( )。 (A)人有自我實現傾向 (B)人擁有有機體評價過程 (C)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現象場 (D)人擁有價值條件化作用 227.羅杰斯的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中,( )是了解心理失調的關鍵。 (A)有機體評價過程 (B)現象場 (C)自我實現傾向 (D)自我概念 228.羅杰斯對“經驗”的概念來源于現象學中“現象場”,“現象場”是指( )。 (A)人的主觀世界 (B)外部客觀世界 (C)人與環境的關系 (D)人所處的環境 229.羅杰斯假定有機體自身擁有一種評價經驗的能力,稱為( )。 (A)現象場 (B)機體智慧 (C)自我實現 (D)自動化思維 230.艾根將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稱為( )。 (A)尊重 (B)溫暖 (C)共情 (D) 真 誠 231.羅杰斯認為求助者發生積極的改變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 (A)咨詢技巧 (B)咨詢策略 (C)咨詢關系 (D)咨詢過程 232.從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覺他們的世界,并把這種知覺向求助者交流出來,這是求助者中心療法的( )的技術。 (A)促進設身處地的理解 (B)坦誠交流 (C)無條件積極關注 (D)價值條件化 233.咨詢師在合適的時候能夠坦露自我,這是坦誠交流技術中的( )。 (A)不固定角色 (B)自發性 (C)自我的交流 (D) 無 防 御 反 應234.求助者中心療法的理論基礎是( )。 (A)結構主義 (B)人本主義 (C)行為主義 (D) 機 能 主 義 235. 系 統 脫 敏 法 的 操 作 過 程 不 包 括 ( ) 。(A)放松訓練 (B)適時給予強化 (C)系統脫敏 (D)建構焦慮等級236.以下屬于完形療法的概念的是( )。 (A)自動化思維 (B)價值條件化 (C)未完成事件 (D)不合理信念 237.合理情緒療法的修通階段,改變求助者情緒的主要方法是( )。 (A)合理情緒想象技術 (B)合理自我分析報告 (C)停留于此技術 (D)“產婆術式”辯論技術 238.在合理情緒療法中,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主要方法是( )。 (A)合理情緒想象技術 (B)問題解決訓練 (C)停留于此技術 (D)“產婆術式”辯論技術239.合理情緒療法修通階段的主要工作是( )。 (A)解說 (B)修正、改變 (C)分析 (D)強化、鞏固 240.強迫癥患者強迫動作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過分概括化 (B)糟糕至極 (C)夸大和縮小 (D)個性化 241.盡可能地減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情緒困擾與不良行為后果,這是合理情緒療法的 ( )。 (A)遠期目標 (B)完美目標 (C)終極目標 (D)不完美目標 242.夫妻一方無任何外因提出離婚,另一方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努力尋找對方出軌的證據,尋找證據一方其行為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絕對化要求 (B)糟糕至極 (C)過分概括化 (D)個性化243.“我對丈夫忠誠,丈夫也必須對我忠誠”,這種觀點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 (A)絕對化要求 (B)過分概括化 (C)夸大或縮小 (D)糟糕至極 244.合理情緒療法的 ABCDE 理論中,E 代表( )。 (A)誘發事件 (B)對事件的看法、解釋及評價,即信念 (C)咨詢的效果 (D)對個體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 245.將咨詢室中的辯論延伸到家庭,讓求助者自己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的方法 是( )。 (A)問題解決訓練 (B)合理自我分析報告 (C)社交技能訓練 (D)自我管理程序 246.飽和策略屬于( )。 (A)增強法(B)消退法 (C)懲罰法 (D)代幣管制法 247.信用卡刷卡積分換取禮品的方法屬于( )。 (A)增強法(B)消退法 (C)懲罰法 (D)代幣管制法 248.對于陽性強化法中陽性強化物的描述,錯誤的是:陽性強化物( )。(A)是現實可行、可以達到的 (B)是求助者喜歡、需要的 (C)對求助者有足夠的吸引力 (D)只能是外強化物249.對于行為塑造技術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行為塑造過程中多采用正強化手段 (B)考慮需要塑造的最終目標行為是否能從已有的行為中衍生出來(C)使用對求助者而言最強有力的刺激物 (D)強化那些通過的行為反應,懲罰沒有通過的行為反應 250.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后父母給予物質獎勵,這種方法是( )。 (A)正強化(B)負強化(C)正懲罰 (D)負懲罰 二、多項選擇題(2 5 1~3 00 題,共 50 題,每題 0.5 分,共 25 分。每題有多個答案正確,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 251.外部感覺包括( )。 (A)運動覺 (B)嗅覺 (C)平衡覺 ( D)味覺 252.綠葉陪襯下的紅花看起來更紅了,這是( )現象. (A)同時對比 (B)相繼對比 (C)彩色對比 (D)感覺適應253.聲波的特性包括( )。 (A)響度 (B)音色 (C)波形 (D)頻率 254.關于概念,正確的說法包括( )。 (A)以詞來標識 (B)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性的反映(C)以句子記載 (D)一種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形式 255.大腦的外層叫()。 (A)大腦灰質 (B)大腦白質 (C)大腦皮質 (D)大腦皮層 256.態度測量的方法主要包括( )。 (A)量表法(B)行為反應測量法(C)投射法 (D)現場實驗法 257.以下對 A 型人格者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 (A)有更強的獲取成就的競爭性 (B)有更強的時間緊迫感 (C)對挫折情境更易接納和包容 (D)易患心血管疾病 258.人格特質理論的假設包括人格特征()。 (A)在時間上相對穩定 (B)能迅速變化 (C)具有跨情境的穩定性 (D)隨個體的社會角色而變化259.溝通的結構要素包括( )。 (A)信息 (B)強化 (C)反饋 (D) 通 道260.態度的維度包括( )。 (A)方向 (B)外顯度 (C)深度 (D)強度 261.小學階段的兒童記憶策略主要包括( )。 (A)復誦策略 (B)組織策略 (C)系統化策略 (D)巧妙加工策略 262.嬰兒的依戀類型可劃分為( )三種類型。 (A)安全型依戀 (B)矛盾型依戀 (C)活動型依戀 (D)回避型依戀 263.托馬斯和切斯的嬰兒氣質分類包括( )。 (A)撫養困難型 (B)發展緩慢型 (C)容易撫養型 (D)沖動情緒型 264.維果茨基認為低級心理機能轉化到高級心理機能的標志包括( )。 (A)隨意化(B)個性化 (C)整體化 (D)概括.抽象化265.兒童自我中心是指( )。 (A)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 (B)認為所有人與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 (C)不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D) 比 較 自 私 266.處于“一般適應征候群”警覺階段的個體,其癥狀及表現包括( )。 (A)呼吸、心跳加速 (B)小困擾即可引發強烈情緒反應 (C)血壓、體溫升高 (D)可能發生疾病或死亡267.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包括( )。 (A)意識障礙 (B)焦慮 (C)選擇性遺忘 (D)抑郁 268.屬于思維內容障礙的癥狀包括( )。 (A)強迫觀念 (B)思維云集 (C)妄想 (D)破裂性思維 269.經歷強烈地震的個體有可能出現( )。 (A)急性應激障礙 (B)創傷后應激障礙 (C)災難征候群 (D)分裂樣人格障礙270.許又新教授提出的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 )。 (A)醫學標準 (B)操作標準 (C)體驗標準 (D)發展標準 271.根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的規定,以下 說法正確的包括,心理咨詢師( )。 (A)需要掌握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知識 (B)只能進行心理咨詢,不能進行心理治療 (C)可以作精神障礙患者的診斷 (D)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和相關行為問題 272.催眠療法中正面積極性暗示必須遵循的原則包括( ) 。 (A)正面而積極的語調 (B)可衡量的 (C)復雜的句子 (D)使用將來時 273.社會學習理論的重要概念包括( )。 (A)替代學習 (B)自我獎賞或批判 (C)此時此刻 (D)自我實現274.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格結構包括( )。 (A)潛意識(B)本我 (C)前意識 (D)超我 275.完形療法的主要理論來源包括( )。 (A)社會學習理論 (B)精神分析理論 (C)人本主義理論 (D)完形心理學 276.心理咨詢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包括( )。 (A)參加專業組織,接受專業的指導和服務 (B)接受專業的督導 (C)參加專業的培訓和繼續教育 (D)利用專業資料和數據庫 277.Tymchuk(1985)提出的八段式倫理判斷流程模式,其流程包括( )。 (A)問題情境分析 (B)界定問題的關鍵所在 (C)參考專業倫理規范 (D)擬定解決每一個問題的方案278.參照 ACA 的規定,知情同意的主要內容包括( )。 (A)保密權利與限制 (B)求助者對記錄的使用權利 (C)督導或其他心理專家的介入 (D)求助者拒絕咨詢的權力及拒絕的影響279.心理咨詢師以下的行為,符合心理咨詢專業倫理中“責任”原則的包括( )。(A)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 (B)替求助者解決所有問題 (C)參與宣教和社會公益活動 (D)不“炒作“自己和機構280.心理咨詢專業倫理的重要性包括( )。 (A)提供規范 (B)提供指導 (C)提供保護 (D) 提 供 信 任 281.精神動力學派在回顧求助者成長歷程時可以遵循的原則包括( )。 (A)關系的關鍵性 (B)心理創傷的決定性 (C)事件發生年齡的相關性 (D)自然因素、環境因素和人的畢生發展282.家庭系統療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 (A)整個家庭系統不會受到個體變化的影響 (B)系統中的變化將對個體本身造成深遠的影響 (C)不必在家庭的背景下對個體進行充分的理解 (D)系統中某個部分的改變將改變該系統中的其他部分 283.Persons 的個案概念化模型包括( )。 (A)建立問題清單 (B)描述求助者的問題模式 (C)激活當前問題的誘發因素 (D)考察當前問題在求助者早期經歷中的起源 284.某受測者 SCL-90 的部分得分為:總分 1 67 分,軀體化 2.8 分,抑郁 2.4 分,焦慮 1.8 分,該受測者篩查陽性癥狀有( )。 (A)總分 (B)軀體化 (C)抑郁 (D)焦慮 285.關于抑郁自評量表(SDS)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 (A)評定對象為具有抑郁癥狀的成年人 (B)評定最近一周的情況 (C)有 1 0 個反向評分項目 (D)標準分的分界值為 5 3 分 286.咨詢中產生依賴現象的原因包括( )。 (A)求助者個性依賴 (B)咨詢師缺乏耐心 (C)求助者個性懶惰 (D)咨詢師個性懶惰 287.咨詢關系上的阻抗包括( )。 (A)控制話題 (B)遲到、早退 (C)理論交談 (D)請客、送禮 288.咨詢效果評估的維度包括( )。 (A)求助者的自我評估 (B)求助者社會功能恢復的情況 (C)求助者癥狀的改善 (D)上級咨詢師或督導師的評定 289.咨詢師與求助者不匹配的情況中, “沖突型”的表現包括( )。 (A)咨詢師對某些類型的咨詢內容不擅長 (B)咨詢師與求助者在個性方面存在著某種不協調或明顯沖突 (C)求助者對咨詢師信奉的某種理論方法持不信任態度 (D)咨詢師對某些咨詢內容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偏見和290.咨詢師使用具體化技術所針對的情況包括( )。 (A)言行不一 (B)問題模糊 (C)糟糕至極 (D)概念不清291.當求助者出現( )的情況時,咨詢師要使用面質技術。 (A)言行不一致 (B)過分概括化 (C)理想與現實不一致 (D)前后言語不一致292.對于共情的理解,正確的包括( )。 (A)共情要從咨詢師自己專業的角度深入分析求助者及其問題 (B)咨詢師需要與求助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 (C)咨詢師表達共情應把握時機,共情應適度 (D)咨詢師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言293.各種心理咨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包括( )。 (A)咨詢師和求助者之間建立的和諧、信任的咨詢關系 (B)咨詢師強烈的助人動機和積極態度 (C)雙方都相信的理論和方法 (D)求助者自己探索改變的信心和自覺性 294.對自我開放的理解,正確的包括( )。 (A)咨詢師公開自己的困擾讓求助者分擔 (B)咨詢師談出自己的經驗與求助者分享 (C)咨詢師是否開放,應以求助者的請求為準 (D)借助于咨詢師的自我開放,求助者可以自我開放295.合理情緒療法的再教育階段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 )。 (A)“產婆術式”辯論技術 (B)問題解決訓練 (C)合理情緒想象技術 (D)社交技能訓練 296.求助者中心療法中的自我概念的含義包括( )。 (A)求助者真實的本體 (B)求助者對自身的總體的知覺和認識 (C)求助者自我知覺和自我評價的統一體 (D)求助者大量自我經驗和體驗的集合物 297.求助者中心療法中“價值條件化’’及相關影響的含義包括( )。 (A)求助者的價值評價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 (B)求助者的行為受內化的他人的價值規范的指導 (C)求助者的行為不再受有機體評價過程的指導 (D)求助者的行為仍然受有機體評價過程的指導 298.以下關于放松訓練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 (A)放松訓練是行為療法中使用最廣的技術之一 (B)放松訓練的基本假設是改變主觀體驗,生理反應也會隨之改變 (C)簡便易行,實用有效 (D)可以提高求助者改善癥狀的速度 299.求助者中心療法的治療目標包括( )。 (A)求助者變得較為開放 (B)求助者的自我變得較為芬調 (C)求助者變得更適應了 (D)求助者變得更加信任他人 300.求助者中心療法中促進設身處地的理解的技術包括( )。 (A)關注 (B)言語交流設身處地的理解 (C)沉默 (D)非語言交流設身處地的理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B | C | B | A | D | C | A | B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C | B | D | A | B | C | A | D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A | A | B | C | B | D | D | C | B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 | D | C | A | C | B | C | A | A | C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A | B | B | D | D | C | A | B | B | B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D | C | A | B | D | C | B | A | C | C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A | B | A | D | B | B | C | D | B | A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B | D | B | C | B | D | C | B | B | D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B | C | D | D | D | C | A | C | A | C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A | C | A | B | C | B | D | C | B | D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C | D | C | D | D | A | B | D | B | A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B | B | A | A | C | D | B | B | D | D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B | C | C | A | A | B | A | D | D | C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B | C | B | A | C | C | C | D | D | D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C | C | A | D | C | A | D | B | B | B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C | B | D | C | C | A | A | B | A | C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A | C | D | D | D | B | A | D | C | A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C | D | A | B | A | B | C | A | A | D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B | B | A | D | C | D | A | B | B | C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B | A | A | B | A | B | B | A | B | B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B | D | D | A | D | D | B | A | C | C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A | B | D | A | A | B | B | C | B | A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C | C | B | D | A | A | D | A | B | A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C | A | C | B | B | C | A | D | B | B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D | A | A | C | B | C | D | D | D | A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BD | AC | AB | AB | ACD | ABC | AB | AC | ACD | ABCD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ABCD | ABD | ABC | ABCD | BC | AC | BCD | AC | ABC | BCD | 271 | 272 | 273 | 274 | 275 | 276 | 277 | 278 | 279 | 280 | ABD | AB | AB | BD | BCD | ABCD | ABCD | ABCD | AC | ABCD | 281 | 282 | 283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ABCD | BD | ABCD | ABC | ABCD | ABC | BD | ABC | BC | BD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299 | 300 | ACD | CD | ACD | BCD | ABCD | BCD | ABC | ACD | ABC | ABCD |
JC01 心理學概論單元作業題 (2019年11月考生適用 ) 一、單選題(第 1-100小題,每題 0.5分,共計 50分。) 1.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W?馮特 (得分: 0.5) 2. “心理學的任務,在于查明 S和R之間的規律性關系 ”,持這種觀點的學派是 [分值 : 0.5] 您的回答: D. 行為主義心理學 (得分: 0.5) 3.持環境決定論觀點的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行為主義心理學 ( 得 分 :0.5) 4.猴子能認識事物的外部聯系,說明它們的心理發展到的階段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思維萌芽 ( 得 分 : 0.5) 5.心理活動的器官是動物的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神經系統 (得分: 0.5) 6.調節睡眠與覺醒的神經結構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腦干網狀結構 (得分: 0.5) 7.調節內臟系統活動的皮層下中樞位于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下丘腦 (得分: 0.5) 8.軀體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頂葉 (得分: 0.5) 9.聽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的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顳葉 (得分: 0.5) 10.腦的最古老部位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腦干 ( 得 分 : 0.5) 11.在下列感覺中,未經丘腦中轉抵達大腦皮質進行信息處理的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嗅覺 (得分: 0.5) 12.支配內臟器官的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植物神經系統 ( 得 分 : 0.5) 13.感覺適應指在外界刺激持續作用下感受性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發生變化 (得分: 0.5) 14.音色主要由聲音 [ 聲波] 的決定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波形 ( 得 分 : 0.5) 15.白紙在橙色燈照條件下,看起來依然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知覺具有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恒常性 (得分: 0.5) 16.紅色讓人感到溫暖,這是一種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聯覺 ( 得 分 : 0.5) 17.人類聽覺的適宜刺激的聲波是頻率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16~20000赫茲 (得分: 0.5) 18.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結合起來加以反映的知覺特性稱為知覺的 [ 分值 : 0.5] 您的回答: B.整體性 (得分: 0.5) 19.紅燈滅后眼睛里出現了藍綠色的燈影,這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負后像 (得分: 0.5) 20.人腦對物質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時間知覺 ( 得 分 : 0.5) 21.位于中央窩上的視神經細胞主要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錐體細胞 (得分: 0.5) 22.人們在知覺外部事物的時候,會把一部分物體當做對象,其他部分當做背景, 這表明知覺具有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選擇性 (得分: 0.5) 23.對弱光敏感的視覺神經細胞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桿體細胞 (得分: 0.5) 2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色覺異常絕大多數是遺傳原因造成的 (得分: 0.5) 25.語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時記憶中多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聽覺的編碼 (得分: 0.5) 26. 表象可以為想象提供素材,是由于表象具有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可操作性 (得分: 0.5) 27.遺忘的進程通常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先快后慢 ( 得 分 : 0.5) 28.長時記憶遺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干擾 (得分: 0.5) 29.信息的編碼、儲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儲存時間的長短是劃分。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三個記憶系統的標準 ( 得 分 : 0.5) 30.瞬時記憶保存的時間一般在( )秒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1 (得分: 0.5) 31.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前攝抑制 (得分: 0.5) 32.短時記憶的容量項目一般為 [ 分值: 0.5] 正確答案為: A. 5-9個 33.記憶過程有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三個基本環節 (得分: 0.5) 34.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能被意識到的 (得分: 0.5) 35.對語詞概括的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的記憶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語義記憶 (得分: 0.5) 36.保持曲線來源于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艾賓浩斯 ( 得 分 : 0.5) 37.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感覺屬信息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輸入和登記 (得分: 0.5) 38.人們在從事某種活動前的心理準備狀態稱為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定勢 (得分: 0.5) 39.人們運用語言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過程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言語 (得分: 0.5) 40.布洛卡中樞即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運動性言語中樞 (得分: 0.5) 41.大腦左半球額下回靠近外側裂的部位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言語運動中樞 (得分: 0.5) 42.大腦皮質的顳上回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言語聽覺中樞 (得分: 0.5) 43.威爾尼克中樞受到嚴重損傷,患者會出現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接受性失語癥 (得分: 0.5) 44.顳上回受到損傷的人可能出現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接受性失語癥 (得分: 0.5) 45.大腦皮層中角回受到嚴重損傷,患者會出現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失讀癥 ( 得 分 : 0.5) 46.位于額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腦區受到嚴重損傷,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 [分值: 0. 5] 您的回答: A. 失寫癥 (得分: 0.5) 47.想象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 (得分: 0.5) 48.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規則進行的思維成為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輻合思維 (得分: 0.5) 49. “會看看門道,不會看看熱鬧 ”,說的是知覺具有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理解性 (得分: 0.5) 50.看見“月暈”后經常 “刮風”,即得出 “月暈而風 ”的結論,這表明思維具有 [分值: 0.5] 正確答案為: C. 間接性 51.在覺醒狀態下的覺知被稱為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意識 (得分: 0.5) 52.分心指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注意分散 (得分: 0.5) 53.注意屬于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心理狀態 (得分: 0.5) 54.夢出現在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快速眼動期 (得分: 0.5) 55.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對象吸引過去的現象,稱為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分心 (得分: 0.5) 56.簡單任務下注意的對象范圍一般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5~9個 ( 得 分 : 0.5) 57.根據睡眠中腦電波的變化,可以將睡眠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4 (得分: 0.5) 58.個體根據任務的要求把注意從一個對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注意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轉移 (得分: 0.5) 59.按照馬斯洛的理論,尊重他人的需要屬于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生長性需要正確答案為: D. 缺失性需要 60. 能夠引起有機體的定向活動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叫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誘因 ( 得 分 : 0.5) 61. 61.按照馬斯洛的理論,實現自我理想的需要屬于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生長性需要 (得分: 0.5) 62.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動個體恢復機體內部平衡的喚醒狀態稱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內驅力 (得分: 0.5) 63.動機產生的內在條件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需要 (得分: 0.5) 64.按情緒狀態可把情緒分為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心境、激情、應激 (得分: 0.5) 65.微弱,持久而具有彌漫性特點的情緒體驗狀態,通常叫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心境 (得分: 0.5) 66.心理過程包括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認識、情感和意志 (得分: 0.5) 67.情緒和情感可以傳遞信息、溝通思想,說明情緒和情感具有( )的功能。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信號 (得分: 0.5) 68.有愛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緊張就有輕松,說明情緒和情感具有( )的特性 。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兩極對立 ( 得 分 : 0.5) 69.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緒分為(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 (得分: 0.5) 70.在出現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險情景時出現的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叫( )。 [分值 : 0.5] 您的回答: C.應激 ( 得 分 : 0.5) 71.與易受暗示性和武斷性相反的意志品質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自覺性 (得分: 0.5) 72. “憂者見之而憂,喜者見之而喜 ”,說明對人有影響的是 [分值: 0.5]您的回答: D. 心境 ( 得 分 : 0.5) 73.隨波逐流,易受暗示的人,其意志品質缺乏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自覺性 (得分: 0.5) 74.視覺性言語中樞受到損傷所產生的失語癥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失讀癥 (得分: 0.5) 75.感受性與感覺閾限之間的關系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反比關系 (得分: 0.5) 75. 視網膜視細胞層上的視覺神經細胞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 (得分: 0.5) 77.神經系統是由什么組成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外周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得分: 0.5) 78.在遇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所體驗到的動機沖突屬于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雙趨式沖突 ( 得 分 : 0.5) 79.格式塔心理學主張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從整體上來研究心理現象 (得分: 0.5) 80.機能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特點是 [分值: 0.5] 正確答案為: A. 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心理在適應環境中的機能作用 81.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 (得分: 0.5) 82.神經元的是由什么組成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細胞體、樹突和軸突 (得分: 0.5) 83.自主神經由什么組成的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得分: 0.5) 84.羅杰?斯佩里通過哪項實驗證明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割裂腦 (得分: 0.5) 85.按照刺激的來源,可把感覺分為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 (得分: 0.5) 86.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感受性 (得分: 0.5) 87.1860年法國醫生布洛卡發現了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運動性言語中樞 (得分: 0.5) 88.聽覺的感受器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科蒂氏器官 (得分: 0.5) 89.一個聲音由于同時起作用的其他聲音的干擾使聽覺閾限升高的現象叫 [分值: 0. 5] 您的回答: B. 聲音掩蔽 (得分: 0.5) 90.生理零度是指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皮膚表面的溫度 (得分: 0.5) 91.內臟器官的活動處于正常狀態時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引不起內臟感覺 ( 得 分 : 0.5) 92.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感覺后像 (得分: 0.5) 93.聯覺是指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 (得分: 0.5) 94.生物節律給人提供了判斷時間的信息,所以,這種節律也可叫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生物鐘 (得分: 0.5) 95.記憶是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 (得分: 0.5) 96.一幅圖畫,把白色當作知覺的對象看起來是個花瓶,把黑色當作知覺的對象看起來是兩個對著的人臉,這說明知覺具有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選擇性 ( 得 分 : 0.5) 97.和一個人的愿望相聯系并指向未來的想象叫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幻想 (得分: 0.5) 98.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注意 (得分: 0.5) 99.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同時從事幾種不同的活動,這是 [分值: 0. 5] 您的回答: C. 注意的分配 (得分: 0.5) 100.情緒變化的外部表現模式叫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表情 (得分: 0.5) 二、多選題(第 1-50小題,每題 1分,共計 50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認知是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 C. 人格可以通過心理過程得到表現┋ D. 情感屬于心理過程 (得分: 1) 2.心理過程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意志過程┋ B. 認知過程┋ D. 情感過程 (得分: 1) 3.神經元具有下面哪項功能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接受刺激┋ B. 傳遞信息 (得分: 1) 4.腦干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延腦┋ C. 腦橋┋ D. 中腦 (得分: 1)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人耳對 1000~4000赫茲的聲波最敏感┋ C. 老年人首先喪失的是對高頻聲波的聽覺 (得分: 1) 6.關于色盲,正確的說法是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色盲大多數是遺傳的原因造成的┋ C. 色盲患者一般也能 “辨認”顏色┋ D. 男性色盲比女性色盲多 (得分: 1) 7.關于時間知覺,正確的說法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聽覺比觸覺估計時間準確度高┋ C. 生物鐘是人們估計時間的重要依據┋ D. 個體的情緒狀態會影響時間知覺 (得分: 1) 8.錯覺的性質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 B. 錯覺所產生的歪曲帶有固定的傾向┋ D. 只要具備產生錯覺的條件,錯覺就一定會發生 (得分: 1) 9.綠葉陪襯下的紅花看起來更紅了,這是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同時對比現象┋ C. 彩色對比現象 (得分: 1) 10.下列說法中不科學的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痛覺反映一個人意志力強弱┋ C. 痛覺反映了一個人的靈敏程度┋ D. 痛覺比較容易適應 (得分: 1) 11.由于不同的感覺器官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錯覺包括( )。 [ 分值: 1] 您的回答: B.視聽錯覺┋ D.形重錯覺 (得分: 1) 12.人估計時間的依據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心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 B.各種計時工具┋ C.生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 (得分: 1) 13.聲波的特性包括 [分值: 1] 正確答案為: C. 波形|D. 頻率 14.彩色的特性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飽和度┋ B. 明度┋ D. 色調 (得分: 1) 15.聲音的性質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音調┋ C. 音色 (得分: 1) 16.聽覺具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種特性,這些主要受聲波的振幅、波形和頻率等物理學特性影響。下列匹配中錯誤的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C. 音色-頻率┋ D. 響度-頻率 (得分: 1) 17.關于痛覺,正確的說法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最難適應的感覺┋ D. 具有機體保護的作用 (得分: 1) 18.遺忘是指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的現象┋ C. 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的現象 (得分: 1) 19.長時記憶遺忘的主要原因包括 [分值: 1] 正確答案為: A. 自然衰退 |C. 前攝抑制 |D. 倒攝抑制 20.瞬時記憶的編碼方式包括 [分值: 1] 正確答案為: B. 感覺后象 |D. 刺激物的形象21.記憶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人腦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C. 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 (得分: 1) 22.表象的作用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從感知向思維過渡的橋梁┋ C. 為想象提供素材 (得分: 1) 23.遺忘的主要原因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信息干擾┋ C. 自然衰退 (得分: 1) 24.思維最主要的特征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間接性┋ C. 概括性 (得分: 1) 25.根據思維的形態所劃分的思維的種類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動作思維┋ B. 形象思維┋ C. 抽象思維 (得分: 1) 26.關于概念,正確的說法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 B.是思維活動借以進行的單元┋ C.是 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 (得分: 1) 27.關于概念,正確的說法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個體掌握概念的層次反映其思維發展水平┋ B.人工概念是人為制造的概念┋ C.概念的內涵越深,外延越窄 (得分: 1) 28.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原因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遷移作用┋ B. 原型啟發作用┋ C. 定勢作用 (得分: 1) 2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 B. 言語是一種心理現象┋ D. 言語要借助語言來實現 (得分: 1) 30.言語的特點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過程┋ B. 言語是一種心理現象┋ C. 言語活動離不開語言 (得分: 1) 31. “一題多解 ”是要培養學生的 [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求異思維┋ C. 發散思維 (得分: 1) 32.關于定勢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是一種心理準備狀態┋ B. 有時會促進問題解決┋ C. 有時會干擾問題解決┋ D. 是己有的知識和經驗 正確答案為: A. 是一種心理準備狀態 |B. 有時會促進問題解決 |C. 有時會干擾問題解決 33.關于意識,正確的說法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是人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別┋ B. 是自然進化的最高產物┋ C. 是物質發展最高階段的產物┋ D. 是在覺醒狀態下的覺知 (得分: 1) 34.注意分配的條件是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必須其中有非常熟練的┋ D.必須有內在的聯系 (得分: 1) 35.容易引起無意注意的刺激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強度大的刺激┋ B. 突然出現的刺激┋ D. 新穎的刺激 (得分: 1) 36.注意的特點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指向性┋ C. 集中性 (得分: 1) 37.下列說法正確的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 C. 動機是人活動的內部動力┋ D. 不同的活動可以由相同的動機引起 (得分: 1) 38.按照馬斯洛的理論,免于恐懼的需要屬于 [ 分值: 1] 您的回答: C. 安全需要量┋ D. 缺失性需要 (得分: 1) 39.性的需要屬于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自然需要┋ B.生物需要 (得分: 1) 40.符合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說法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層次越高的需要出現越晚┋ C.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 (得 分: 1) 41.以下正確的說法包括 [ 分值: 1] 您的回答: B.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 C.交往的需要屬于獲得性需要┋ D.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 得 分 : 1) 42.興趣的品質包括 [分值: 1] 正確答案為: A. 傾向性 |B. 廣闊性 |C. 持久性 |D. 效能 43.需要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是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 C. 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得分: 1) 44.影響動機產生的因素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內驅力┋ B. 誘因┋ D. 情緒 (得分: 1) 45.意志的品質有 [ 分值: 1] 正確答案為: A.自覺性 |C.堅韌性 |D.自制性 46.下面活動屬于意志行動的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B. 背誦古文┋ D. 小學生登山 (得分: 1) 47.心境的特點包括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微弱性┋ B. 持久性┋ C. 彌散性 (得分: 1) 48.大腦的外層叫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大腦灰質┋ C. 大腦皮質┋ D. 大腦皮層 (得分: 1) 49.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條件反射的是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吃東西流口水┋ B. 強光照射下瞳孔收縮 (得分: 1) 50.感覺閾限是一個范圍 [ 分值: 1] 您的回答: A. 能夠感覺到的最小刺激強度叫下限┋ C. 能夠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強度叫上限┋ D. 下限和上限之間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覺的范圍 (得分: 1)
JC02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單元作業習題 ( 2019 年 11 月考生適用) +答案 一、單選題(第 1-100 小題,每題分,共計 50 分。) 1.根據霍蘭德的觀點,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期是在 * C.經驗描述階段 A .社會哲學階段 B .哲學思辨階段 C.經驗描述階段 D .實證分析階段 2.對一些反社會的價值觀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礙的價值理念,心理咨詢師應該 * D A .不予干預 B .完全保持價值中立 C .表示同情 D.進行積極的干預和引導 3.社會行為公式 B=f ( P, E)中, P 指 * A .行為 B .個體所處的情境 C .個體 D .函數關系 4.社會心理學經驗描述階段的特點是在 A.觀察 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 * A .觀察 B .實驗 C .思辯 D .歸納 5.勒溫認為要理解和描述行為,必須同時考慮人和其 * D .所處的情境 A .情緒狀態 B .過去的經驗 C .個性特征 D .所處的情境 6.社會行為是由 A .社會因素 引起,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 * A.社會因素 B .現實生活 C .周圍環境 D .即時情境 7.社會行為公式 B=f ( P, E)中, E 的含義是 * D.個體所處的情境 A .行為 B .函數關系 C .個體 D.個體所處的情境 8.麥孤獨用 D.本能 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 * A .認知過程 B .學習 C .社會影響 D.本能 9.社會學習論的理論根源是 * B .行為主義 A .心理分析 B.行為主義 C .認知理論 D .人本主義 10.與人本主義心理學關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D.觀察學習 A .存在主義 B .自我實現 C .人的尊嚴 D .觀察學習 11.性別表示男女在 *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異 A .生物學方面的差異 B .人格特征方面的差異 C .社會學方面的差異 D .行為方式方面的差異 12.由他人的判斷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稱為 * D.鏡我 A .反思自我 B .客我 C .社會自我 D.鏡我 13.自我概念比真實自我對個體的行為及人格有更為重要的作用,這是 A.C?羅杰斯的觀點。 * A . C?羅杰斯 B . M? 米德 C . W? 詹姆士 D . K? 勒溫 14.D.意識 不是社會化的載體。 * A .家庭 B .大學 C .雜志 D.意識 15.企業家屬于 B.功利型 的社會角色。 * A .表現型 B.功利型 C .開放型 D .創新性 16.自我概念 self 是指 * D.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 A .人格中的監控成分 B .人格中的本能成分 C .求助者真實的本體性 D.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 17.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即 * B 從生理到社會,最后到心理自我 A .從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會自我B .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C .從社會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 .從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會自我 18.角色承擔者不得不退出舞臺,放棄原有角色,這屬于 * D.角色失敗 A .角色沖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斷 D.角色失敗 19.由他人的判斷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C.鏡我 A .主我 B .客我 C.鏡我 D .超我 20.現實生活中,個體要被他人、公眾與社會所接受,其行為表現必須符合社會對他的 * B .角色期待 A.印象定位 B .角色期待 C .基本規范 D .評價標準 21.全部社會化的前提是 * D .語言社會化 A .性別社會化 B .政治社會化 C .道德社會化 D .語言社會化 22.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B .自尊 =成功 / 抱負 A .自尊 =成功 / 自信 B.自尊=成功/ 抱負 C .自尊 =自信 / 抱負 D .自尊 =抱負 / 成功 23.自尊是個體對其 A.社會角色 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 A .社會角色 B .自我概念 C .自我意識 D .自我價值 24.第一印象的作用機制是 * D .首因效應 A .近因效應 B .光環效應 C .刻板印象 D.首因效應 25.在形成總體印象時, 不僅考慮積極特征與消極特征的數量與強度, 而且從邏輯上判斷各種特征的重要性,這是 * D.加權平均模式 A .平均模式 B .中心品質模式 C .加法模式 D.加權平均模式 26.根據凱利的三維理論,如果特異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們往往做出歸因 * D.情境 A .社會視角 B .行為主體 C .刺激客體 D.情境 27.光環效應是一種 D.以偏概全 的現象。 * A .社會適應 B .信息干擾 C .先入為主 D.以偏概全 28.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網絡稱為 * A .圖式 A.圖式 B .核心知識 C .框架 D .內隱認知 29.在印象形成過程中,個體把各種具體信息綜合后,按照保持邏輯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則,形成 * C. A .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總體印象 D .客觀印象 30.“集體潛意識”概念是 D.榮格提出來的。 * A .佛洛依德 B .霍妮 C .沙利文 D.榮格 31.刻板印象使人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因此它具有 B .社會適應 的作用。 * A .概括化 B .社會適應 C .抽象化 D .消極 32.在有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C .消極 的性質。 * A .積極 B .雙向作用 C .消極 D .定勢作用 33.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是 * C .印象管理 A .印象輸入 B .印象輸出 C .印象管理 D .印象形成 34.社會知覺是個體對他人、群體以及 A.自己 的知覺。 * A.自己 B .社會 C .自然 D .環境 35.當事人和觀察者對當事人行為原因的解釋往往有明顯的不同,這表明 影響歸因過程及其結果。 * A .利益 B.社會視角 C .態度 D .控制點 36.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 B.變化 的預測。 * A .準確 B .變化 C .穩定 D .系統 37.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稱為 * B .重要他人 A .抽象化他人 B.重要他人 C .概括化他人 D .一般他人 38.某些人認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這種人被稱為 * A .行動者 B .觀察者 C .外控者 D .內控者 39.根據凱利的三維歸因理論,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存在特異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況,就在有可能被歸因于 * A .行為主體 B .刺激客體 C .偶然因素 D .環境背景 40.時間會影響歸因,人們會對過去許久的事情,傾向于解釋為 的原因。 * A .圖形 B .刺激客體 C.背景 D .行為主體 41.關于利他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噪音等惡劣的環境會減少利他行為 B .助人的榜樣,會增加人們的利他行為 C.他人在場,往往會產生社會助長效應,對利他行為有積極影響 D .長得漂亮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幫助 42.羞恥是一種 的社交情緒。 * A .積極 B .作用不明 C .消極 D .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43.動機強度和活動效率的關系大致是 型曲線。 * A .倒 U B . U C .線性 D . N 44.在群體活動時,個體的侵犯性一般會 * A .減少 B .保持穩定 C .增加 D .受到抑制 45.個體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而產生情緒體驗是 * A .內疚 B .羞恥 C .焦慮 D .嫉妒 46.利他行為中有一現象稱為“旁觀者效應” ,其意思是 * A .他人在場有利于促進助人行為 B.他人在場對利他行為有負面影響 C .他人在場,會激勵助人者 D .他人在場,使助人者體會到社會贊許,增進助人行為。 47.根據研究,每種活動都存在最佳的動機水平,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最佳動機水平有 A .逐漸降低 B .逐漸上升 C .迅速上升 D .迅速降低 48.一般情況下,自我控制能力和個體的侵犯性之間的關系是 * A .正相關 B .負相關 C .零相關 D .不確定 49.態度的 ABC模型中, B 指* A .行為 B .情感 C .感覺 D.行為傾向 的趨勢。 * 50.態度轉變是在溝通信息與接收者原有態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發生的,對于威信低的傳遞者,要引發最大的態度轉變量,這種差異應該 * A .適中 B .較大 C .較小 D .最大 51.信息如果能喚起人們的畏懼情緒,一般有利于說服。畏懼和說服之間是 關系。 * A .U 型曲線 B .線性 C.倒 U型曲線 D .指數曲線 52.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不協調時, 往往占有主導地位。 * A .情感成分 B .行為傾向成分 C .認知成分 D .動機成分 53.人際關系深度的一個敏感的“探測器”是 * A.自我暴露程度 B .好惡評價 C .情感卷入程度 D .親密行為 54.個體對特定態度對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態度屬性是 * A .強度 B .外顯度 C .方向 D.深度 55.個體對特定對象的總的評價和穩定性的反應傾向是 * A .歸因 B.態度 C .動機 D .情緒 56.海德的態度轉變理論是 * A .角色理論 B .認知失調論 C.平衡理論 D .社會交換論 57.在態度的成分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成分。 * A .外顯行為 B .感情 C .行為傾向 D .認知 58.一般來說,最能準確反映人的內心狀況的身體語言形式是 * A .目光 A .目光 B .面部表情 C .姿勢 D .空間距離 5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C.面部表情和實際的情緒狀態一致 A.瞳孔的變化能反映個體的情緒變化 B.經過訓練人能夠較為自如的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C.面部表情和實際的情緒狀態一致 D .人對目光很難做到隨意控制 60.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 的聯系。 * A.心理上 B .認知上 C .行為上 D .道德上 61.了解人際關系濃度的一個敏感的“探測器”是 * A.自我暴露程度 B .相互評價 C .情感卷入程度 D .目光 62.根據安德森的研究,影響人際吸引最重要的人格品質是 * A .智慧 B.真誠 C .熱情 D .幽默 63. 是個體與他人之間情感上的相互親密的狀態,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肯定形式。 * A .親合 B .利他關系 C .依賴 D.人際吸引 64.在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中,可視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的是 * A .熟悉 B.互補 C .鄰近 D .競爭 65.“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 ,這一現象表明人際關系遵守 * A .相互性原則 B .交換性原則 C.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D .平等性原則 66.一般來說,人在 時,情感體驗最為深刻。 * A .身體運動 B.身體接觸 C .目光接觸 D .身體欠安 67.在一項試驗中,給被試呈現一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現的次數不同,結果發現,照片呈現次數越多,被試越喜歡,這說明人際吸引受 的影響。 * A.熟悉 B .相似 C .臨近 D .外貌 68.一般來說,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質是 * A .熱情 B.真誠 C .善良 D .智慧 69.一般情況下,最讓人反感的人格品質是 * A .自私 B .虛偽 C .古怪 D .粗魯 70.“體語”不包括 * A .身體接觸 B.社會距離 C .裝束打扮 D .人際距離 71.從眾是一種 接受群體影響的方式。 * A.被動地 B .主動地 C .積極地 D .客觀地 72.在有人陪同的活動中,個體會感到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這是社會促進中的 * A .結伴效應 B .觀眾效應 C .比較效應 D .競爭效應 7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塔爾德觀點的是 * A .一切事物不是發明,就是模仿 B .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象 C .社會下層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 D.個體對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總是優于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 74.在吃“大鍋飯”的單位,最容易產生的現象是 * A .社會促進 B .社會抑制 C .平衡理論 D.社會懈怠 75.“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這是一種社會 現象。 * A.助長 B .逍遙 C .強化 D .抑制 76.關于暗示,錯誤的說法是 * A.被暗示者處于困難情境有缺乏社會支持時容易接受暗示 B.年齡越小時個體越容易接受暗示 C .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較好 D.總的來說男性和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沒有差異 77.人際吸引的最強烈的形式是 * A .親合 B .喜歡 C .親情 D.愛情 78.一般說來,現代社會人們結婚的動機,按照強度由高到低排序,應該是 * A .經濟動機一繁衍動機一愛情動機 B .繁衍動機一經濟動機一愛情動機 C.愛情動機一繁衍動機一經濟動機 D .愛情動機一經濟動機一繁衍動機 79.關于愛情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具有浪漫色彩 B .是一種高級情感 C.幼兒也有愛情 D .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 80.婚姻關系的本質在于它的 * A .社會性 B .經濟性 C .繁衍性 D .激情性 81.沒有兩個人能對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應,反映的是人格的 * A .穩定性 B.獨特性 C .統合性 D .功能性 82.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反映的是人格的 * A .穩定性 B .獨特性 C .統合性 D.功能性 83.人格理論研究的流派眾多,每個流派都在幫助我們理解 的問題上提供了有價值的幫助。 * A.我是誰 B .自我價值 C .安全感 D .自我成長 84.個體將不被社會所接受的沖動轉化為社會贊許的行為,其所運營的防御機制是 * A .合理化 B.升華 C .反向形成 D .投射 85.霍尼所說的 是指個體在此時此地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存在的總和,是別人所能觀察到的客觀存在,獨立于個體的自我概念和知覺。 * A .真實自我 B .理想自我 C.現實自我 D .概念自我 86.根據霍尼的理論,在 的控制下,個體會產生很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 A .真實自我 B.理想自我 C .現實自我 D .期望自我 87.在榮格的意識三層次理論中,處于最深層的是 * A .本我 B .個體潛意識 C .自我 D.集體潛意識 88.阿德勒認為,很少受到父母關注的兒童在長大后容易變得 * A .羞怯自卑 B .冷漠多疑 C .孤獨悲觀 D .被動焦慮 89.根據榮格的理論, 是人格的核心,是有條理的、統合的人格原型。 * A .面具 B .意識 C.自性 D .陰影 90.自卑與心理補償是 的觀點 * A .沙利文 B .榮格 C .阿德勒 D .霍尼 91.根據艾里克森的觀點,兒童早期的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 * A .內疚感 B .自卑感 C .孤獨感 D .停滯感 92.根據卡特爾的理論,在根源特質中, 量、脾氣等。 * 是由遺傳決定的特性,決定個體對情境做出反應的速度、能 A .能力特質 B.氣質特質 C.成就特質 D .動力特質 93.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即 * A .共同特質和個別特質 B.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 C .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D .表面特質和中心特質 94.人格五因素模型中,開放性得分高者的特征是 * A .注重合作 B .樂觀的態度 C .為人親和 D.獨立的思考 95.社交焦慮的原因是 * A.評價恐懼 B .競爭恐懼 C .悲觀態度 D .性格內向 96.抑制型兒童在新環境中表現出退縮的反應模式,心理學家稱之為 * A .素質焦慮 B .存在焦慮 C .情境焦慮 D.新異焦慮 97.羅杰斯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 * A.自我一致性 B .個人成長性 C .自我同一性 D .協調發展性 98.個體在感知信息后會形成心理表征,表征通常是以 的方式存在。 * A .圖片 B .圖式 C .符號 D .概念 99.個人建構論認為,人格差異主要來自于 * A.個體解釋世界的方式 B.個體識別世界的方式 C .個體的知覺風格 D .個體的表征方式 100.認知心理學家對“原型”進行研究,發現人們利用原型,可以 * A .總結事物的重要特征 B .組織關系復雜的任務 C.快速的完成判斷 D.優化心理活動的記載方式 二、多選題(第 1-50 小題,每題 1 分,共計 50 分。) 1.G? 奧爾波特認為,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會受他人存在的影響,他人存在形式包括 * 【多選題】 A .虛擬的存在 B .現實的存在 C .想象的存在 D .隱含的存在 2.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 【多選題】 A .印象管理 B.決定期待 C .解釋經驗 D .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 3.個體社會化的主要載體包括 * 【多選題】 A.家庭 B .大眾傳媒 C .學校 D .交通工具 4.角色失調包括 * 【多選題】 (A.角色沖突 B .角色失敗 C .角色不清 ) A .角色沖突 B .角色失敗 C .角色不清 D .角色誤解 5.按角色獲得的方式可將角色分為 * 【多選題】 (A.先賦角色 D .成就角色 ) A .先賦角色 B .功利角色 C .表現角色 D .成就角色 6.關于自我 self ,正確的說法包括 * 【多選題】 (A,B,C) A .是個體自我知覺的體系與認識的方式 B .也叫自我意識 C.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狀態的認知 D .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7.自尊需要包括 * 【多選題】 (A,B) A.對成就、優勢與自信等的欲望 B .對名譽、支配地位、贊賞的欲望 C .對歸宿感的需要 D .對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8.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 * 【多選題】 (A,B,C,D) A .隱藏自我 B .投人所好 C .自我抬高 D .按社會期待管理自己 9.根據凱利的三維理論,個體在歸因時需要掌握包括 _B_C_D的_ 信息。 * 【多選題】 A .協調性 B.特異性 C .共同性 D .一致性 10.失敗時人們往往外歸因,這屬于一種 * 【多選題】 (B,C) A .自我障礙 B.自我價值保護傾向 C .自我防衛 D .動機性歸因偏差 11.挫折—侵犯學說的要點包括 * 【多選題】 ( _B_C_D)_ A .人在受挫折后,一定會產生侵犯行為B.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呈正比 C .抑制侵犯的力量與該侵犯可能受到的預期懲罰強度呈正比 D .如果挫折強度一定,預期懲罰越大,侵犯發生的可能性則越小 12.對于態度轉變的 P-O-X 模型,正確的說法包括 * 【多選題】 ( A_B_C) A .P-O之間的關系最重要 B .P-O關系為肯定時的平衡為強平衡 C .P-O關系為否定時的平衡為弱平衡 D .P-O 關系為否定時的不平衡為強不平衡 13.人們常用自我防衛策略來弱化說服信息的影響,這樣的策略包括 * 【多選題】 ( A_B_C) A .貶損來源 B .歪曲信息 C .論點辯駁 D .投射作用 14.霍夫蘭德 C. Hovland 態度轉變模型包含的要素有 * 【多選題】 ( A_B) A .信息 B .背景 C .反饋 D .通道 15.在態度轉變的 P-o-x 模型中, ( B_C) 則系統處于平衡狀態。 * 【多選題】 A .如果三種關系都是否定的 B.如果三種關系都是肯定的 C .如果三種關系中兩種是否定的,一種是肯定的 D .如果三種關系中兩種是肯定的,一種是否定的 16.社會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多選題】 (C , D) A .模仿 B .竟爭意識增加 C.被評價的焦慮減弱 D .責任意識降低 17.塔爾德的模仿律包括 * 【多選題】 (A,B,D) A .下降律 B .幾何級數律 C.上升律 D .先內后外律 18.從眾行為的原因有 * 【多選題】 (A,B,D) A.尋求行為參照 B .對偏離的恐懼 C .追求成就 D.群體凝聚力 19.一個人要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遵循的原則一般應該包括 * 【多選題】 (A,B,C,D) A.相互性原則 B .平等原則 C .交換性原則 D .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20.下列屬于現實溝通的包括 * 【多選題】 (A,B,C) A .親人通過電話交流 B .面對面談判 C .同學通過網絡聊天室聊天 D .網絡聊天室中不認識網友之間的交流 21.身體語言包括 * 【多選題】 (A,B,C,D) A .面部表情 B .身體姿勢 C .妝飾打扮 D .人際距離 22.互補對于人際吸引是重要的,互補的形式主要有 * 【多選題】 (B,C,D) A .情感的互補 B.社會角色的互補 C .需要的互補 D .人格特征的互補 23.態度測量的主要方法包括 * 【多選題】 (B,C,D) A.實驗法 B .量表法 C .投射法 D .行為反應測量法 24. 態度的特點包括 * 【多選題】 (A,B,D) A.穩定性 B.內在性 C .間接性 D.針對性 25.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不包括 * 【多選題】 (A,C) A.抱負水平 B .成敗的主觀概率 C.出生順序 D .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 26.個體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 * 【多選題】 (A,B,C) A .道德水準 B .情緒喚起水平 C .社會角色 D .他人的行為 2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 【多選題】 (B,C) A .恐懼越強,親合傾向越弱 B.恐懼越強,親合傾向越強C .焦慮越強,親合傾向越弱 D .焦慮越強,親合傾向越強 28.親合的作用包括 * 【多選題】 (A,C) A .獲得信息 B .減輕心理壓力 C.避免窘境 D .協調群體內行動 29.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質模式認為,人們經常僅僅根據對象的幾個 特征對其形成總體印象。 * 【多選題】 (C,D) A .概括性 B .新奇 C.對個體意義大 D .重要 30.一般來說,近因效應容易在 (A,C) 的人之間產生。 * 【多選題】 A .熟悉 B .不熟悉 C.親密 D .不常見面 31.“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的“三維”包括 * 【 多 選 題 】 (A,B,D)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 .成就需要 D.情感需要 32.溝通的結構要素包括 * 【多選題】 (A,C,D) A .信息 B .強化 C.反饋 D.通道 33.關于社交焦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 【 多 選 題 】 (A,C,D) A.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B .社交焦慮的個體與他人交往的時候一般沒有生理上的癥狀C.社交焦慮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 D .為了回避導致社交焦慮的情境,個體通常是減少社交,選擇孤獨的生活方式 34.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歸因時遵循的主要原則包括 * 【多選題】 (A,B,D) A .不變性原則 B .折扣原則 C .情感一致性原則 D.協變原則 35.在社會學習論看來,學習的機制主要有 * 【多選題】 (A,B,D) A.聯想 B .強化 C .暗示 D .模仿 36.人格的特性包括 * 【多選題】 (A,B,C,D) A.獨特性 B .統合性 C .穩定性 D .功能性 37.人格的獨特性包含的兩層含義是指 * 【多選題】 (B,D) A .統合性 B.典型性 C .功能性 D.差異性 38.以下關于人格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 【多選題】 (A,D) A .人格的統合性體現了人格的組織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B.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C .個體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及偶然表現出來的心理與行為特點都可以成為其人格特征 D .人格的內在的統一性遭到破壞,就會產生心理沖突,出現各種適應困難 39.新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霍尼將自我分為 * 【多選題】 (B,C,D) A .期望自我 B.理想自我 C .真實自我 D .現實自我 40.榮格認為“情結”的形成與 有關。 * 【多選題】 (A,,D) A.特殊的經驗 B .防御的失敗 C .強烈的沖突 D.童年的創傷 41.弗洛姆認為,可以通過 實現積極地自由。 * 【多選題】 (B,C) A .發展社會興趣 B.有意義的工作 C .創造性的愛 D .不斷自我完善 42.卡特爾的理論中,根源特質包括 * 【多選題】 (A,B,D) A .能力特質 B .氣質特質 C .成就特質 D.動力特質 43.大五人格模型理論中,人格五因素包括 * 【多選題】 (A,B,C,D) A . 神經質 ( N ) B . 開放性 ( O ) C . 外傾性 ( E ) D . 宜人性 ( A ) 44.以下對 A 型人格者的描述,正確的包括 * 【多選題】 (A,B,D) A. 有更強的獲取成就的競爭性 B . 有更強的時間緊迫感C . 對挫折情境更易接納和包容 D.易患心血管疾病 45.阿德勒強調出生順序對人格的影響,他認為 * 【多選題】 (B,C) A .家中最小的孩子容易出現“問題兒童、神經癥、罪犯”等B.家中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縱容 C .中間出生的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強烈 D .頭生的孩子容易被過分保護 46.人格具有穩定性,主要表現為 * 【多選題】 (B,C) A .對環境的適應性 B.人格一旦形成,難以改變C .跨情景的持續性 D .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47.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心理過程需要心理能量的驅動,這種心理能量所遵循的原則包括 * 【多選題】 (C,D) A .穩定原則 B .釋放原則 C.平衡原則 D .等量原則 48.防御機制對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不同的防御機制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多選題】 (A,B,C) A.對現實的否認 B .對現實的扭曲 C .在潛意識中運作 D .在前意識中運作 49.馬斯洛認為,大多數人不能成為自我實現者的主要原因包括 * 【 多 選 題 】 (A,B,C) A.自我實現動機不足 B .害怕嘗試,固守現狀 C .文化環境的阻礙 D .自我不協調 50.對客觀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中,人們的主觀經驗出現差異主要體現 * 【多選題】 (A,B) A .目標和預期 B .解釋和歸因 C .知覺和言語 D .編碼和提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