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職業道德理論知識》真題
1、關于道德,正確的說法是( 。
A.道德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B.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道德是穩定不變的
C.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道德規范是完全相同的
D.道德是處理各種關系的特殊行為規范
2、職業道德在形成、發展過程中,表現出( 。
A.適用范圍上的無限定性
B.形式上的多樣性
C.內容上的不穩定性
D.任意解讀性
3、所謂職業道德的自律功能,是指它( 。┑淖饔。
A.制定職業紀律
B.把握工作節奏
C.自覺克服危害社會的行為
D.自主活動
4、在協調同事間的人際關系時,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是( 。
A.因疏忽給同事造成被動和麻煩,要及時進行補救
B.對于感情上不融洽的同事,要盡量避免接觸
C.尊重同事的隱私,絕不過問他人的私生活
D.以“大恩不言謝”為基本準則
5、關于職業道德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正確的說法是( 。
A.職業道德不是科學技術,因此與企業的競爭力沒有任何關聯
B.職業道德決定著企業的形象,進而根本上決定了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高低
C.職業道德能夠提高人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D.由于倡導無私奉獻,職業道德會遏止人的積極性進而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6、文明禮貌的具體要求是( 。
A.儀表堂堂
B.語言犀利
C.舉止瀟灑
D.待人熱情
7、符合誠實守信要求的是( 。
A.從業人員要無條件地為企業保守秘密
B.遵守勞動合同與否,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C.作出承諾而無法兌現,都是背離誠實守信的表現
D.工作既要出工,也要出力
8、堅持辦事公道,意思是從業人員要( 。
A.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處理當事雙方之間的關系
B.一切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
C.尊重知識和權威
D.權衡利弊,處理各種關系
9、胡錦濤同志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包括( 。
A.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B.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C.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D.以艱苦奮斗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10、職業道德包括( 。
A.職業情感
B.職業態度
C.職業良心
D.職業作風
11、關于企業形象,正確的認識有( 。
A.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
B.企業形象并不是產品質量信譽的標志
C.創品牌是企業形象建設的重要內容
D.樹立企業形象,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媒體宣傳力度
12、( 。┑葘儆诼殬I“禁語”。
A.“歡迎再來”
B.“這事兒,我不知道”
C.“還沒上班,等會兒再說”
D.“要不要,想好了沒有”
13、關于愛崗敬業,正確的說法有( 。
A.愛崗敬業是對人們工作態度和職業態度的普遍要求
B.樹立和增強愛崗敬業意識,提高物質待遇是前提和關鍵
C.倡導愛崗敬業,也要考慮人們的個人需要
D.愛崗敬業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14、關于誠實守信,正確的說法有( 。
A.誠實守信既是市場經濟的規則,也是倫理道德的要求
B.堅持誠實守信,基本前提是堅持人是利己主義者這一觀念
C.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利益與誠實守信能夠實現有機協調
D.只有徹底拋棄個人利益,才能夠真正做到誠實守信
15、關于節儉,正確的認識有( 。
A.人和人不同,節儉不應成為人人秉持的品德
B.時代的變化導致節儉的標準發生變化
C.節儉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而且具有政治價值
D.節儉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
16、關于創新,正確的理解有( 。
A.服務行業蘊藏著許多創新的機會
B.一般地說,普通從業人員是難以真正做到創新的
C.創新并不神秘
D.只有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才能算是創新
17、勞動力需求的自身工資彈性是( 。┳儎訉べY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A.勞動力供給量
B.勞動力供給率
C.勞動力需求量
D.勞動力需求率
18、勞動者在就業崗位之間的變換所形成的失業,稱為( 。
A.摩擦性失業
B.技術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
19、( 。┰趪业姆审w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勞動法
B.憲法
C.國務院勞動行政法規
D.勞動規章
20、勞動法律關系是一種( 。
A.勞動關系
B.雙務關系
C.正向關系
D.法務關系
21、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不包括勞動法律關系的( 。
A.主體
B.內容
C.客體
D.對象
22、消費者市場是指所有為了( 。┒徺I物品或服務的個人和家庭所構成的市場。
A.家庭消費
B.個人消費
C.市場商品
D.社會商品
23、( 。┨峁┑漠a品不可儲存、無法轉售,且不可觸知。
A.服務市場
B.商品市場
C.技術市場
D.金融市場
24、( 。┦侵府攲σ粋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后,人們就傾向于據此推論其他方面的特性。
A.光環效應
B.投射效應
C.首因效應
D.刻板印象
25、( 。┦墙M織報酬體系設計和實施的第一原則。
A.公平公正
B.激勵性
C.效率優先
D.靈活性
26、( 。┦侵割I導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屬的工作任務和角色,以完成組織目標。
A.結構維度
B.認可維度
C.關懷維度
D.尊重維度
27、人力資本是經濟資本中的核心資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資本的( 。
A.時效性
B.創造性
C.收益性
D.累積性
28、職業教育不包括( 。
A.就業前的職業教育
B.農村職業技術教育
C.就業后的職業教育
D.特殊職業技術教育
29、( 。槠髽I員工的考核、晉升提供了依據。
A.工作崗位分析
B.工作崗位設計
C.人員流動統計
D.人員需求計劃
30、崗位勞動規則不包括( 。
A.時間規則
B.行為規則
C.考核規則
D.協作規則
31、管理崗位知識能力規范的內容不包括( 。
A.能力要求
B.年齡要求
C.知識要求
D.經歷要求
32、以下不屬于生產崗位操作規范內容的是( 。
A.崗位的職責和主要內容
B.崗位人員知識技能要求
C.崗位各項任務的數量和質量要求
D.完成各項任務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33、以下關于勞動定員與勞動定額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二者的應用范圍相同
B.二者的概念內涵相同
C.二者的計量單位不同
D.二者都是對人力消耗所規定的限額
34、制定企業定員標準,核定各類人員用人數量的基本依據是:制度時間內規定的總工作任務量和各類人員的( 。
A.工作成果
B.時間效益
C.勞動效率
D.工作能力
35、( 。,亦稱概略定員標準,是以某類人員乃至企業全部人員為對象制定的標準。
A.比例定員標準
B.綜合定員標準
C.效率定員標準
D.設備定員標準
36、( 。┎粚儆谛袨橐幏。
A.品德規范
B.儀態儀表規范
C.勞動紀律
D.員工業務規范
37、以下關于人工成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產型企業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科研生產型企業
B.商業型企業的人力資源費用低于生產型企業的人力資源費用
C.采取市場焦點戰略企業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產品差別化戰略的企業
D.采取成本領先戰略企業的人工成本比例低于采取產品差別化戰略的企業
38、同一組織內的員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可能會產生( 。┑默F象。
A.團體思維
B.慣性思維
C.逆向思維
D.發散思維
39、人才交流中心的特點不包括( 。
A.一般建有人才資料庫
B.針對性強
C.適于熱門人才的招聘
D.費用低廉
40、( 。┏袚p重角色,既為單位擇人,也為求職者擇業。
A.職業技術學校
B.人力資源部門
C.就業中介機構
D.再就業服務中心
41、一般在面試開始時,宜采用( 。┑奶釂柗绞,以緩解面試緊張氣氛。
A.開放式
B.封閉式
C.清單式
D.假設式
42、情境模擬適用于測量員工的( 。
A.學習能力
B.道德品質
C.人格特性
D.領導能力
43、測評者不布置議題,在進行過程中也不出面干預的情境模擬測試方法是( 。
A.無領導小組討論
B.案例分析法
C.決策模擬競賽法
D.公文處理模擬法
44、( 。┎粚儆谌藛T配置的原理。
A.要素有用原理
B.品味對應原理
C.互補增值原理
D.動態適應原理
45、( 。┑慕M織效率最高。
A.以人員為標準進行配置
B.以單向選擇為標準進行配置
C.以崗位為標準進行配置
D.以雙向選擇為標準進行配置
46、靈活的工作時間制度不包括( 。
A.對班制
B.彈性工作制
C.分職制
D.非全時工作制
47、現代培訓活動的首要環節是( 。
A.確定培訓目標
B.選擇培訓范圍
C.設計培訓計劃
D.分析培訓需求
48、在制定培訓規劃時,任務分析的結果就是提出一份任務( 。
A.流程圖
B.安排表
C.分類表
D.一覽表
49、一般而言,員工培訓結束后的工作不包括( 。
A.引導學員心態
B.發放調查問卷
C.向培訓師致謝
D.評估培訓效果
50、培訓效果評估的內容不包括( 。
A.新知識新技能掌握的程度
B.企業運營成本降低的程度
C.企業經營績效改進的程度
D.受訓人員工作改進的程度
51、模擬訓練法能夠( 。
A.提供互教互學的機會
B.讓學員掌握更多業務知識
C.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
D.讓學員掌握更多理論知識
52、頭腦風暴法的優點不包括( 。
A.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B.有利于解決學員工作中的困難
C.挑選討論主題的難度小
D.有利于加深學員對問題的理解
53、管理者訓練適用于培訓( 。
A.核心管理人員
B.高層管理人員
C.技術管理人員
D.中低層管理者
54、針對( 。┑呐嘤栭_發,應采用講義法、項目指導法、演示法、參觀等培訓方法。
A.基礎理論知識
B.創造性
C.解決問題能力
D.技能性
55、( 。┯址QT小組法,簡稱ST法。
A.案例分析法
B.管理者訓練
C.頭腦風暴法
D.敏感性訓練
56、由于涉及的工作對象和內容的不同,績效管理程序的設計可分為具體考評程序設計和( 。
A.管理的方法設計
B.績效管理內容設計
C.績效管理目標設計
D.管理的總流程設計
57、在績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級主管的考評為主,所占比重約為( 。
A.30%~40%
B.40%~50%
C.60%~70%
D.80%~90%
58、上下級之間的( 。╆P系是企業績效管理活動的基本單元。
A.考評
B.引導
C.溝通
D.協作
59、( 。┮话闶窃诳冃Ч芾沓跗谶M行。
A.績效考評面談
B.績效總結面談
C.績效計劃面談
D.績效指導面談
60、( 。┦菍⒖荚u期內員工的實際工作表現與績效計劃的目標進行對比,尋找工作績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較法
B.橫向比較法
C.縱向比較法
D.目標比較法
61、績效考評方法中可以克服員工優異表現與較差表現的共生性的考評方法為( 。
A.目標管理法
B.績效標準法
C.直接指標法
D.成績記錄法
62、直接形式的薪酬不包括( 。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年終分紅
D.額外津貼
63、( 。┦侵竼T工自身感受到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回報。
A.內部回報
B.外部回報
C.直接回報
D.間接回報
64、在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不予考慮的因素是( 。
A.本地區平均消費水平
B.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C.勞動就業實際狀況
D.勞動生產率增長率
65、( 。┦且环N崗位評價方法,適合于生產過程復雜、崗位類別數目多、對精度要求較高的大中型企業。
A.因素比較法
B.排列法
C.關鍵事件法
D.評分法
66、( 。┦窃谔幚韻徫辉u價數據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
A.登記誤差
B.隨機誤差
C.系統誤差
D.內部誤差
67、單位錄用員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 。﹥鹊阶》抗e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68、經濟社會最普遍、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是( 。
A.經濟關系
B.法律關系
C.勞動關系
D.政治關系
69、( 。┦侵竸趧臃梢幏对谡{整勞動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雇員和雇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A.勞動協作關系
B.勞動契約關系
C.勞動法律關系
D.勞動合作關系
70、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不包括( 。
A.企業
B.個體經濟組織
C.社會團體
D.勞動行政部門
71、( 。┑幕咎攸c是體現國家意志。
A.勞動法律關系
B.勞動關系
C.勞動法律法規
D.勞動合同
72、按照主體和范圍不同,我國的集體合同不包括( 。
A.部門集體合同
B.基層集體合同
C.行業集體合同
D.地區集體合同
73、關于平等協商和“作為訂立集體合同程序”的集體協商說法錯誤的是( 。
A.兩者的主體不同
B.兩者的內容不同
C.兩者的程序不同
D.兩者的目的相同
74、( 。┦怯善髽I勞動管理制度規定,有固定傳輸渠道,按照規定程序填寫的統一表格。
A.匯總報表
B.滿意度調查表
C.例會制度
D.勞動管理表單
75、以下關于工作時間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標準工作時間是其他工作時間制度的基準
B.工作時間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勞動合同約定
C.在綜合計算時間制下,周六、周日工作的計為延長工作時間
D.在綜合計算時間制下,法定節假日工作的計為延長工作時間
76、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 。,應當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終止勞動關系,發給工傷傷殘撫恤證件。
A.一至三級
B.一至四級
C.八至十級
D.七至十級
77、關于計時工資的計算公式正確的是( 。
A.小時工資率×實際工作時間
B.小時工資率×標準工作日小時數
C.日工資率×標準工作周日數
D.小時工資率×標準工作日數
E.日工資率×合格產品數量
78、政府支出包括( 。
A.財政稅收
B.政府購買
C.政府贈與
D.轉移支付
E.政府呆壞賬
79、社會保險特征包括( 。
A.自由性
B.社會性
C.互濟性
D.補償性
E.知情權
80、常見的成本導向定價法包括( 。
A.隨行就市定價法
B.成本加成定價法
C.盈虧平衡定價法
D.目標收益定價法
E.邊際成本定價法
81、群體決策的優點有( 。
A.能比個體決策需要更少的時間
B.能提供比個體決策更為豐富和全面的信息
C.能提供比個體決策更多的不同的決策方案
D.能增加決策的可接受性
E.能增加決策過程的民主性
82、人本管理原則包括( 。
A.人的管理第一
B.和諧的人際關系
C.員工個人與組織共同發展
D.滿足社會的需要
E.以人為中心構建企業組織形態
83、人本管理機制具體包括( 。
A.目標機制
B.壓力機制
C.約束機制
D.保障機制
E.選擇機制
84、創新是把一種從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包括( 。
A.引進新產品
B.引用新技術
C.實現企業的新組織
D.開辟新市場
E.改進生產裝備設施
85、人員規劃是對企業人員的( 。┑恼w規劃。
A.總量
B.供給
C.構成
D.需求
E.流動
86、定員定額標準的內容包括( 。
A.崗位培訓標準
B.崗位員工規范
C.時間定額標準
D.雙重定額標準
E.產量定額標準
87、為了使崗位工作豐富化,應注重達到( 。
A.任務的整體性
B.任務的多樣化
C.明確任務的意義
D.定期輪換崗位
E.注重信息溝通與反饋
88、影響勞動環境的自然因素包括( 。
A.噪音
B.溫度
C.空氣
D.濕度
E.廠區綠化
89、工作崗位定員主要根據( 。┑纫蛩貋泶_定定員人數。
A.工作量
B.工作任務
C.崗位區域
D.工作效率
E.實行兼職作業的可能性
90、審核人工成本預算的方法包括( 。
A.注意比較分析費用使用趨勢
B.保證企業支付能力和員工利益
C.注意檢查項目尤其是子項目是否齊全
D.注意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E.關注國家有關規定和發放標準的新變化
91、內部招募存在明顯的不足,主要體現在( 。
A.容易抑制創新
B.篩選難度大、時間長
C.增加招募成本
D.可能會造成一些矛盾
E.影響內部員工的積極性
92、( 。⿲儆趦炔空心挤椒。
A.推薦法
B.校園招聘
C.檔案法
D.網絡招聘
E.布告法
93、在面試評估階段可采用的評估方式包括( 。
A.專家式評估
B.評語式評估
C.團隊式評估
D.評分式評估
E.分組式評估
94、心理運動機能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 。
A.思維能力
B.想象能力
C.身體能力
D.體質素質
E.心理運動能力
95、情境模擬測試法比較適合招聘( 。
A.服務人員
B.銷售人員
C.科研人員
D.管理人員
E.事務性人員
96、效度評估中的效度主要有( 。
A.預測效度
B.內容效度
C.總體效度
D.同測效度
E.平均效度
97、培訓需求分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它是( 。┑那疤。
A.確定培訓目標
B.進行培訓評估
C.有效實施培訓
D.設計培訓計劃
E.計算培訓成本
98、分析培訓需求時應關注( 。
A.受訓員工的現狀
B.受訓員工崗位職責
C.受訓員工存在的問題
D.受訓員工經驗閱歷
E.受訓員工的期望和真實想法
99、采用績效差距分析模型方法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時,可以分為( 。┑葞讉階段。
A.發現問題
B.明確目的
C.預先分析
D.歸納總結
E.需求分析
100、在制定培訓規劃時,培訓策略規定了受訓者將要參加的培訓的( 。
A.類型
B.成本
C.特征
D.性質
E.評估方法
101、虛擬培訓的優點在于它的( 。
A.仿真性
B.超時空性
C.自主性
D.低成本性
E.安全性
102、根據培訓要求優選培訓方法時,應( 。
A.與企業的培訓文化相適應
B.與受訓者群體特征相適應
C.與崗位的職責權限相適應
D.與培訓的資源及可能性相適應
E.與培訓目的及課程目標相適應
103、從考評者角度來看,影響績效考評質量的因素有( 。
A.考評者的多少
B.考評者的個人素質
C.考評者對被考評者的熟悉程度
D.考評者的工作經驗
E.考評者對考評指標及標準的理解程度
104、一個良好的績效考評表格,要進行的檢驗包括( 。
A.考評指標相關性
B.考評指標的效度
C.考評指標的信度
D.考評標準準確性
E.考評表格的復雜簡易程度
105、為了保證績效面談的質量,提高信息反饋的有效性,信息反饋應具有( 。
A.真實性
B.系統性
C.針對性
D.主動性
E.及時性
106、下列屬于工作質量的衡量指標的有( 。
A.工時利用率
B.顧客不滿意率
C.顧客投訴率
D.不合格返修率
E.產品包裝缺損率
107、工資總額的準確統計為國家( 。┨峁┝酥匾罁。
A.計算經濟補償金
B.了解人民的收入水平
C.計算離休退休金
D.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
E.計算最低工資標準
108、要使員工的薪酬能夠更好地體現內部公平的原則,就應當實現( 。
A.以崗定事
B.以人定崗
C.以職責定權限
D.以績效定薪酬
E.以崗位定基薪
109、崗位勞動責任主要包括( 。
A.質量責任
B.管理責任
C.看管責任
D.安全責任
E.消耗責任
110、合理確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包括( 。
A.銷售凈額基準法
B.附加值基準法
C.損益分歧點基準法
D.凈利潤基準法
E.勞動分配率基準法
111、員工福利管理的原則包括( 。
A.共享性原則
B.協調性原則
C.必要性原則
D.合理性原則
E.計劃性原則
112、集體合同是集體協商雙方代表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就( 。┑仁马,在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書面協議。
A.勞動報酬
B.休息休假
C.工作時間
D.保險福利
E.試用期限
113、集體合同除具有一般協議的特征外,還具有( 。┑茸陨淼奶卣。
A.合法性
B.是規定勞動關系的協議
C.意思表示全面與一致性
D.是定期的書面合同,生效需經特定程序
E.工會或勞動者代表職工一方與企業簽訂
114、訂立集體合同應當遵循的原則包括( 。
A.互利互惠、力求雙贏
B.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顧雙方的合法權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E.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115、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
A.個人參與
B.合作參與
C.崗位參與
D.間接參與
E.組織參與
116、勞動者應當被認定為工傷的情況包括( 。
A.患職業病
B.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
C.外出期間受到傷害
D.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
E.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