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
1. 居住區級道路按紅線寬度計算20M,道路車道寬為9米小區路按路面寬度計算5
-8M組團路按路面寬度計算3-5M宅間小路也應計入道路用地面積2.5M
2. 道路旁設騎樓,柱外緣距道路紅線大于0.45;騎樓底層外墻到道路紅線3.5米
;凈高3.6米;騎樓地面應于人行道地面相平,無人行道時高出路邊界0.1-0.2
3. 小區路設人行便道時,人行便道不計算
4. 配建停車場屬于公建用地,居民小汽車停方場屬道路用地
5. 居住區規劃的總用地分別為居住區用地和其他用地二類
6. 居住區內公共綠地的總指標為1.5M2/人
7. 居住區的室外兒童游戲場的適用坡度應為0.3-2.5%
8.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道路,其縱坡宜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控制
9. 公共汽車站停車場停車總數不超過50輛時可設一個出入口客車進出口應用文
字和燈光分別標明進站口和出站口每組停車數量不宜超過50輛站場停車超過50輛,應按組設汽車水箱供水
點
10. 一類高層民用建筑主體部分與建筑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汽車庫之間的防火間距為
20米
11. 廣場地面坡度,一般滿足排水0.3%--3%,尤以0.5%--2%為宜
12. 消防車道寬度不應小于3.5M消防車道凈高不宜小于4M建筑的沿街部分超過160M時,
應設穿過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13. 易受積水雨水影響的樓地面應比同層相鄰使用空間部分低20-50,以免溢水
14. 居住區住宅建筑應避免視線干擾,窗對窗及陽臺視線干擾距離不宜小于18米
15. 建筑周圍應設環形消防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16. 汽車坡道出入口與平地相銜接按坡度1/2 i‰計
17. 殘疾人非機動車道最小寬度不得小于2.5M,橫向坡度2.5%
18. 當建筑設有進車道時,室內地坪應盡可能接近室外平整地標高,一般室內外高差為
0.15M
19. 考慮地下水位、地質條件,地下水低的地段,可考慮挖方,減少建筑基礎埋深,地
下水位高的地段不宜挖方
20. 居住區干道有縱坡控制要求應大于0.3%坡,宜平緩,稍低于附近居住區用地的標高
21. 建筑物坡道,汽車一般最大8%,手推車不大于6%,電瓶車不大于4%,自行車可不大
于3%
22. 順風坡區,風向平行等高線,建筑斜交等高線布置,通風良好迎風坡區,風向垂直
等高線,建筑順等高線或斜交等高線布置,通風良好
23. 山地高壓風區,風壓較大,不宜建高樓以免背面渦風區產生更大渦流
24. 背風區,可能產生繞風或窩風,布置居住建筑,通風不好
25. 山地建房時,為防山洪危害,要靠修建排洪溝,攔洪壩
26. 面積較大,地勢較平坦的地段,多用暗溝排水場地排水方式,建構筑物比較分散的
場地多用明溝排水建構筑物標高變化比較多的地段,多用明溝道路標高高于建筑物標高的地段,多用明溝
27. 室外管線亞熱帶地區不需要專門規范及標準設計
28. 供水管材一般不用工程塑料管
29. 膨脹土地區管線布置應避免埋深、依據山勢布置、采用管溝敷設是應避開暗流地帶
、建筑物四周不應作明溝排水
30. 蒸汽管或熱水管可架空敷設,地溝敷設,不可與煤氣管共架敷設,不應直埋
31. 直埋電纜與建筑關系不允許埋入散水,且距建筑物散水0.5M凈距
32. 地下電纜可與道路交叉布置,但電纜中心線至路面最小垂直凈距應為1M
33. 污水在下,給水次之,煤氣在上,電力、電訊依次靠近建筑,彼此錯開
34. 公園游人集中場所范圍內不宜選用大規格的苗木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一)
1. 綠地率指居住區內公共綠地、專用綠地、宅旁綠地和道路綠地四種綠地,不
包括屋頂、曬臺等人工綠地
2. 土方工程系統圖,‘+’表示填方,‘-’表示挖方,中間無符號表示不需工
程挖填土方量,屬施工待整平區
3. 表示道路橫拱排水應在路面之上畫箭頭
4. 對車流量較多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紅線大于70M距人行道、引橋道、
地鐵出入口大于5M距公交站臺大于10M距中小學、公園、殘疾建筑大于20M當基地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
沖段與城市道路連接
5. 在大城市車輛較多的主干道,靠近交叉路口附近設置公交中途站,一般應設
在交叉路口100米以外處
6. 不允許突入道路紅線的建筑突出物有:臺階、平臺、窗臺地下建筑及建筑基
礎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管線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線
7. 有人行道的2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2.5米以上活動遮陽,人行道減1米,
≤3米3.5米以上陽臺、凸形封閉窗、雨蓬、挑檐≤1米5.0米以上雨蓬、挑檐,人行道減1米,≤3米
8. 無人行道的2.5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5.0米以上雨蓬、挑檐,≤1米
9. 地下建筑物距離用地紅線應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不得小于5米
10. 場地雨水暗溝的坡度大于0.4%;明溝的坡度大于0.2%
11. 場地設計標高應高于洪水位標高0.5-1.0米,否則應采取防洪措施
12. 市區中心的臨街建筑,應根據面臨道路的寬度控制建筑高度
13. 基地內車行路邊緣至相鄰無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墻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米基地內
車行路邊緣至相鄰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墻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0米基地內車行路邊緣至相鄰有出入口并
通汽車的建筑物的外墻間的距離不應小于6-8米各類管道支架和圍墻時為1.0米
14. 居住區道路邊緣到建筑物的距離無出入口居住區道路高層5米 ,多層3米;小區路3
米;組團、宅間2米有出入口居住區道路高層5米 ,多層5米;小區路5米;組團、宅間2.5米距山墻高層4
米 ,多層2米;小區路2米;組團、宅間1.5米距圍墻均為1.5米
15. 基地地面坡度不應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0%時應分成臺地,臺地連接處應設擋
土墻或護坡
16. 基地車行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3%,亦不應大于8.0%在個別路段可不大于11.0%,但
其長度不應超過80米,路面應有防滑措施5-6%(800)、6-7%(500)、7-8%(300)、8-9%(150)、9-10%(100)、
10-11%(80)橫坡宜為1.5-2.5%
17. 基地人行道的縱坡不應大于8.0%大于8.0%時宜設踏步或局部坡度可不大于15.0%的
坡道,路面應有防滑措施;橫坡宜為1.5-2.5%
18. 建筑物底層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米
19. 當場地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再銜接城市干道
20. 人行道>1.0M;橫坡1-2%;距建筑物1.5M
21. 道路的轉彎半徑小車6M;貨車9M
22. 停車場通道的最大縱坡度小型車為直線15%;曲線12%
23. 在豎向設計中,計算土石方平衡時,對于非粘性土壤使用的松散系數為1.5-2.5
24. 當道路的縱坡為1%時,雨水井的設置間距宜為60-80米
25. 當場地的匯水面積大于3000平方米時,應設至少2個雨水井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二)
1. 道路交叉口的視距>21M
2. 一般小型汽車場25-30M2/輛;小型汽車庫30-40M2輛
3. 停車場直線通道的最大縱坡可以做到15%停車場曲線通道的最大縱坡可以做到
12%
4. 倒車進,順車出的行駛方式進入停車場可使得通道寬度最小
5. 停車場的場內車行道的寬度最小為6米
6. 地面停車場內,小汽車與小汽車之間的橫向凈距應保證有1.0米
7. 停車場出入口,50輛以上2個,500輛以上3個;出入口之間大于15M
8. 地下停車庫100輛以上2個出入口
9. 多層車庫<100輛,可設一個雙車道出入口;出入口寬度>7M;單車寬+0.8(
1.0);雙車寬+1.8(2.2)
10. 自行車單臺停車尺寸為2*0.6自行車坡道凈寬不應小于1.8M;縱坡一般在2.5-4%范
圍
11. 環境保護三同時為主體工程與環保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12. 建筑造價的相關因素:建筑場地購置費用;建筑設計費用;建筑施工費用;建筑施
工監理;不可遇見費用
13. 建筑法規的相關因素:建筑各項法規的約束;建筑規范的要求;地區民族、傳統、
信仰的傳統要求
14. 區域性地形圖常用1/5000至1/10000;總圖常用1/500至1/1000的地形圖
15. 我國地圖等高線是以青島平均海平面作零點高程,以米為單位計
16. 九度地震設計烈度地區不宜建設;八度以下地震區要注意高度、密度、防火、防爆
、疏散等措施
17. 停車場出入口處視線避免遮擋,出入口后退2M的道中線上兩側各60°角范圍無障礙
物
18. 地面設計小于3%自然坡一般選擇平坡式大于3%一般擬定臺階式;場地長度超過500M
,坡度小于3%,也可用臺階式中坡地與陡坡地的分界線為25%
19. 場地建筑至道路的排水坡度最好1-3%。一般允許0.5-6%
20. 場地建筑地坪高,進車道略低,一般差0.15M
21. 場地建筑地坪高,遇人行道一般差0.45-0.6M;允許0.3-0.9M
22. 城市型道路有雨水口,一般最小縱坡0.3%,比建筑室內地坪低0.25-0.3M
23. 郊區型道路有邊溝排雨水,豎向設計為方便排水,場地坡度宜在0.3-8%范圍
24. 明溝排水坡度一般為0.3-0.5%;特殊困難可采用0.2%;
25. 地下管線從建筑向道路路牙,由淺至深,依次為通訊電纜、電力電纜、熱力管溝、
壓縮空氣、煤氣、氧氣、乙炔、給水、雨水,最后為污水管
26. 地下管線重疊,將常檢修和小管徑放上面
27. 地下管線可敷設于綠化下,但不宜于喬木下面
28. 煤氣管與熱力管至喬木中心的最小水平距離為1.5米
29. 各種地下管道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為0.1米
30. 土石方圖方格網間距一般為20-40M;一般概算可取20M格,詳細計算可采取5M格
31. 綠化布置分規則式(西洋式)、自然式(結合地貌空間)、混合式(中西合一)、
中國式(因山取勢人工造園)工四種
32. 樹木與建筑物的間距 至喬木中心
至灌木中心外墻有窗 3.0—5.0 2.0外墻無窗
2.5 1.5
33. 路拱橫向坡度水泥、瀝青混凝土路面 1.0--2.0%整齊塊石路面
1.5--2.5%不整齊塊石路面 2.0—3.0%碎石礫石等粒料路面
2.5—3.5%
34. 道路縱坡在8%--11區間;11%坡長不應超過80M,宜有防滑措施;5-6%坡長不應超過
800M;最小縱坡不宜小于0.3%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三)
1. 剛性路面指現澆混凝土路面、預制塊路面柔性路面指瀝青、粘性、塑性路面
2. 一般高層建筑的基礎埋深不應小于建筑主體高度的1/10-1/12
3. 根據高層建筑消防規定,應保證有1/3外墻直接落地,以便發生火災時可以用云
梯撲救
4. 磚混結構建筑的建筑面積估算可以以軸線計算面積加上6%的圍護面積
5. 經營一個旅游賓館,合理的間數應為200間
6. 居住區內的商業服務、金融郵電與文體中心等采用的布置方式有獨立成片集
中布置沿街線狀布置沿街與成片集中布置相結合
7. 文化館建筑在總平面設計布局時,宜采用分散式的形式
8. 道路路邊緣與喬木中心的最小間距為1.0米
9. 生活區內主要車行道的寬度一般為5.5-7.0米
10. 地下車庫的坡道坡度為10%,與平地相接時,設坡度為5%的緩坡段,長度為3-6米
11. 一般混凝土路面的拱坡坡度為1.0-2.0%
12. 停車場庫應設兩個出入口的條件是地下停車庫車位大于25輛地面停車場車位大于50
輛多層停車場車位大于100輛
13. 為了有較好的行駛條件,道路的變坡點距離應在50米以上
14. 道路縱斷面變坡處,當相鄰縱坡差大于1-2%時,應設置豎曲線,其豎曲線的最小半
徑凹型為100米,凸型為300米
15. 給居民區配套的商業中心,每100平方米營業面積應考慮7.5個自行車車位
16. 居住區內步行道的最小縱坡應為≥0.5%
17. 在坡地坡度的分級中,中坡地與陡坡地的分界線為25%
18. 標準籃球場地的外圍尺寸為15米*38米
19. 停車場內停車坪的排水坡度應為不大于0.5%
20. 垂直式停車方式車位占地面積最小
21. 一塊坡度較大的地形擬采用臺階式的處理方式,臺階高度不宜大于6米
22. 停車場出口距地下行人通道應保證至少50米距離
23. 基地內應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統的設施
24. 道路的轉彎半徑小車6M;貨車9M
25. 一般小型汽車場用地面積25-30M2/輛;小型汽車庫30-40M2輛微型汽車的停車面積
與當量小汽車的換算倍數為0.7中型汽車的停車面積與當量小汽車的換算倍數為2.0大型汽車的停車面積與
當量小汽車的換算倍數為3.0
26. 停車場通道的最小平曲線半徑小型車7米;直線坡度15%;曲線坡度12%
中型車10.5米;直線坡度12%;曲線坡度10% 大型車13米;直
線坡度10%;曲線坡度8%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四)
建筑設計(160)
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輔助三種空間組成
2. 美國著名建筑師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來’
3. 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采用的是‘自由靈活的空間組合
’開創了流動空間的新概念
4. 美國紐約賴特設計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展廳空間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聯式
5. 電影放映院不需耳光
6. 點式住宅可設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加外墻面,有利于每層戶數較多時的
采光和通風
7. 對結構形式有規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環境、形狀的規定性
8. 功能與流線分析是現代建筑設計最常用的手段
9.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慮透視變形的矯正
10. 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含有藍色的成分,所以偏冷;青色比黃色冷、紅色比黃色暖、
藍色比綠色冷
11. 同樣大小冷色調較暖色調給人的感覺要大
12. 同樣距離,暖色較冷色給人以靠近感
13. 為保持室內空間穩定感,房間的低處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4. 冷色調給人以幽雅寧靜的氣氛
15.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為紅、黃、藍
16.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體或局部給人的視角印象大小和其實際大小的關系
17. 美的比例,必然正確的體現材料的力學特征
18. 不同文化形成獨特的比例形式
19.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與開間的比例,愈高大愈狹長,愈低矮愈寬闊
20. ‘穩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與下之間的相對輕重關系的處理
21. 人眼觀賞規律H 18°~45° 局部、細部2H 18°~27° 整體3H
<18° 整體及環境
22. 黃金分隔比例為1:1.618
23. 通風屋面只能隔離太陽輻射不能保溫,適宜于南方
24. 總圖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與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緊湊,節約因地;適當處理個體
與群體,空間與體形,綠化和小品的關系;合理解決采光、通風、朝向、交通與人流的組織
25. 熱水系統舒適穩定適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統加熱快,適用于間歇采暖建筑如
會堂、劇場
26. 漸變具有韻律感
27. 要使一座建筑顯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動,在構圖中應采用對比的手法對比的手法有
軸線對比、體量對比、方向對比、虛實對比、色彩對比
28. 要使柱子看起來顯得細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29. 巴西國會大廳在體型組合中采用了對比與協調的手法
30. 展覽建筑應使用穿套式的空間組合形式
31. 室外空間的構成,主要依賴于建筑和建筑群體組合
32.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馬可廣場的布局中,采用了強調了各種空間之間的對比
33. 當坡地坡度較緩時,應采用平行等高線布置
34. 建筑的有效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
35. 加大開窗面積的方法來解決采光和通風問題較易辦到
36. 中國古代木結構大致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種
37. 建筑構圖原理的基本范疇有主從與重點、對比與呼應、均衡與穩定、節奏與韻律和
比例與尺度
38. 建筑構圖的基本規律是多樣統一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五)
1. 超過8層的建筑中,電梯就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2. 建筑的模數分為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和分模數
3. 建筑樓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過38°
4. 住宅起居室、臥室、廚房應直接采光,窗地比為1/7,其他為1/12
5. 住宅套內樓梯梯段的最小凈寬兩邊墻的0.9M,一邊臨空的0.75M住宅室內樓梯
踏步寬不應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應小大0.20M
6. 住宅底層嚴禁布置火災危險性甲乙類物質的商店,不應布置產生噪聲的娛樂
場所
7. 地下室、貯藏室等房間的最低凈高不應低于2.0米
8. 室內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米時,宜設休息平臺
9. 外墻內保溫所占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煙道、風道、管道井不計入使用面積陽
臺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壁柜應計入使用面積
10. 旋轉樓梯兩級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級離內側扶手中心0.25處的踏步寬度要
大于0.22米
11. 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5米
12. 樓梯正面門扇開足時宜保持0.6米平臺凈寬,側墻門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門
扇開足時不應減少梯段的凈寬
13. 入地下車庫的坡道端部宜設擋水反坡和橫向通長雨水篦子
14. 室內臺階宜150*300;室外臺階寬宜350左右,高寬比不宜大于1:2.5
15. 住宅公用樓梯踏步寬不應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M
16. 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1M(6層及以下一邊設欄桿的可為1.0M),凈空高度2.2M
17. 休息平臺寬度應大于梯段寬度,且不應小于1.2M,凈空高度2.0M
18. 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應為1.05M
19. 樓梯垂直桿件凈空不應大于0.11M,梯井凈空寬大于0.11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20. 門洞共用外門寬1.2M,戶門臥室起居室0.9M,廚房0.8M,衛生間及陽臺門0.7M,所
有門洞高為2.0M
21. 住宅層高不宜高于2.8M
22. 臥室起居室凈高≥2.4M,其局部凈高≥2.1M(且其不應大于使用面積的1/3)
23. 利用坡頂作起居室臥室的,一半面積凈高不應低于2.1M利用坡頂空間時,凈高低于
1.2M處不計使用面積;1.2--2.1M計一半使用面積;高于2.1M全計使用面積
24. 放家具墻面長3M,無直接采光的廳面積不應大于10M2
25. 廚房面積Ⅰ、Ⅱ≥4M2;Ⅲ、Ⅳ≥5M2
26. 廚房凈寬單面設備不應小于1.5M;雙面布置設備間凈距不應小于0.9M
27. 對于大套住宅,其使用面積必須滿足45平方米
28. 住宅套型共分四類使用面積分別為34、45、56、68M2
29. 單人臥室≥6M2;雙人臥室≥10M2;兼起居室臥室≥12M2;
30. 衛生間面積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
31. 廚房、衛生間凈高2.2M
32. 住宅樓梯窗臺距樓地面凈高度低于0.9米時,不論窗開啟與否,均應有防護措施
33. 陽臺欄桿凈高1.05M;中高層為1.1M(但要<1.2);桿件凈距0.11
34. 無外窗的衛生間應設置防回流構造的排氣通風道、預留排氣機械的位置、門下設進
風百葉窗或與地面間留出一定縫隙
35. 每套應設陽臺或平臺、應設置晾衣設施、頂層應設雨罩;陽臺、雨罩均應作有組織
排水;陽臺宜做防水;雨罩應做防水
36. 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的住宅,西面應采取遮陽措施
37. 嚴寒地區的住宅出入口,各種朝向均應設防寒門斗或保溫門
38. 住宅建筑中不宜設置的附屬公共用房有鍋爐房、變壓器室、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商店
但有廚房的飲食店可設
39. 住宅設計應考慮防觸電、防盜、防墜落
40. 躍層指套內空間跨躍兩樓層及以上的住宅
41. 在坡地上建住宅,當建筑物與等高線垂直時,采用跌落方式較為經濟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六)
1. 住宅建筑工程評估指標體系表中有一級和二級指標
2. 7層及以上(16米)住宅必須設電梯
3. 宿舍最高居住層的樓地面距入口層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時,應設電梯
4. 醫院病房樓,設有空調的多層旅館,超過5層的公建室內疏散樓梯,均應設置
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設歌舞廳放映廳且超過3層的地上建筑,應設封閉樓梯間。公共
建筑門廳的主樓梯如不計入總疏散寬度,可不設封閉樓梯間
5. 圖書館內書庫、非書資料庫的疏散樓梯,應設計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
檔案館庫區設置樓梯時,應采用封閉樓梯間,門采用不低于乙級防火門
6. 電梯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緊鄰布置
7. 12層及以上每棟樓設電梯不應少于兩臺
8. 建筑樓梯一般不應超過18級,且不應少于3級
9. 樓梯凈寬按每股人流0.55M+(0-0.15M)計算,并不應少于2股人流
10. 管道井在安全、防火和衛生方面互有影響的管道不應敷設在同一豎井內
11. 排煙和通風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統
12. 圖書館照明一般室0.75M水平面—150-200-300LX老年室0.75M水平面—200-300-
500LX陳列室0.75M水平面—75-100-150LX讀者休息室0.75M水平面—30-50-75LX
13. 托幼園照度標準活動室150LX、保健隔離室100、寢室75、衛生間30、門廳20
14. 中小學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7黑板燈其垂直照度不應低于200LX
15. 二級踏步不允許出現在樓梯梯段
16. 電梯和自動扶梯均不可以計作安全出口
17. 建筑物底層地面至少應高出室外地面0.15M
18. 電梯不宜被樓梯環繞單側排列電梯不應超過4臺雙側排列電梯不應超過8臺
19. 候梯廳深度單側臺住宅電梯 ≥B 其他電梯 ≥1.5B多臺雙側排列時 ≥
相對電梯B之和;并<4.5M(客梯)
20. 一般平屋面的最小坡度為1:50瓦屋面無望板坡度1:2、有望板1:2.5石棉瓦坡度
為1:3波型金屬瓦坡度為1:4壓型鋼板為1:7
21. 10米以上建筑無上人屋面樓梯時應設上屋面人孔或外墻爬梯
22. 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地面高度不應低于2米,外窗窗臺低于0.8米時應采用防護
措施
23. 雙面彈簧門應在可視高度部分裝透明玻璃
24. 旋轉門、電動門和大型門的臨近應另設普通門
25. 建筑物內的吊頂應設檢修口及通風口、水管道通過應有防產生冷凝水措施、管線多
時應留有檢修空間
26. 天窗應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網,并應有防產生冷凝水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27. 窗的開啟形式應能方便使用、開啟應安全并易于清洗、平開窗適用于多層或高層
28. 磚墻-0.06米處設連續水平防潮層,室內相鄰地面有高差時應在墻身側面加設防潮
層
29. 設計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0.3-0.5米,且基地內土壤回填土無形成滯水可
能時,可采用防潮做法
30. 全國氣候分區:嚴寒地區(Ⅰ區)累年最冷月平均≤-10℃寒冷地區(Ⅱ區)累年
最冷月平均>-10℃,≤0℃溫暖地區(Ⅲ區)累年最冷月平均>0℃ 累年最熱月平均<
28℃炎熱地區(Ⅳ區)累年最熱月平均>28℃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七)
1. 廁所隔間平面最小尺寸;外開門0.9*1.2;內開門0.9*1.4淋浴隔間平面最小
尺寸;外開門1.0*1.2;帶更衣1.0*(1.0+0.6)
2. 有空調的建筑外表面積要;窗戶面積要;連續開機的建筑,其圍護結構
內側宜選用重質材料;外墻顏色要淺
3. 設備層應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當設備層設于地下室又無機械通風道時,
應在地下室外墻上設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積的1/400的出口或通風口
4. 內走道長度<20米時至少應有一端采光,>20米時應有兩端采光,>40米時
應增加中間采光口,否則應采用人工照明
5. 離地面高度在0.5米以下的采光口不應計入有效采光面積
6. 影劇院建筑空間組合的核心問題是觀眾廳、舞臺、休息廳、門廳之間的關系
7. 影劇院的觀眾席應按每400個座位設一個輪椅席(0.8*1.1)
8. 視力殘疾人的導盲杖的擺動波長為0.9-1.5米
9. 肢體殘疾人用雙拐水平行進時的寬度約為0.95米
10. 板式高層建筑與塔式高層相比,具有體形系數小,冬季耗熱量少并且夏季通風散熱
好,節能好
11. 大型醫院建筑常以群體的形式出現原因是:根據不同功能特點分散布置,有利于組
織不同的流線、爭取較好的通風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
12. 影響建筑日照的因素有地理緯度、日照間距、冬季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13. 太陽能采暖建筑一般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
14. 非機動車道縱坡<2.5%,坡長可不限困難情況下最大縱坡3.5%但有長度限制2.5%時
的坡長限250米3.0%時的坡長限150米3.5%時的坡長限100米車道寬度≥2.5米
15. 殘疾人使用的道路及建筑物規范道路縱坡<2.5%;道路寬度≥2.5M
16. 不設人行道欄桿的商業街緣石坡道間距≤100M單面坡緣石道坡度不應大于1:20坡
道;扇形寬≥1.5M;在轉角處單面直線寬≥2.0M三面坡不應大于1:12坡道;寬≥1.2M;坡道中緣石外露
高≤20;凸條停步塊材路寬≥0.6M人行道中的地下管線井蓋必須與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蓋;侵入人行
道上空的物件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2米人行橫道與緣石坡道處不得設雨水口
17. 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梯道寬度不應小于3.5米,踏步0.3*0.15;超過18級;休息平
臺寬1.5米且不小于梯段寬梯道、坡道、走道凈高均不得低于2.2米;扶手高應為0.9米,設下層的為0.7米
坡道坡度≤1:12,特殊困難處≤1:10,每升高1.8米或轉彎處設長度≥2米的平臺
18. 無障礙入口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50
19. 建筑人口輪椅通行平臺最小寬度大中型公建、中高層建筑、公寓建筑≥2.0其他≥
1.5
20. 方便殘疾人通行的入口坡道寬度0.9M;坡度1:12;每段坡長9M;每段升起的最大
高度0.75M中間休息平臺深≥1.2米;轉彎出平臺深≥1.5米; 起止點留有≥1.5米輪椅緩沖帶
21. 殘疾道扶手高度0.85M,0.65M、扶手應保持連貫、起點、終點應水平延伸0.3M扶手
與墻之間的距離為38;
22. 供一輛輪椅通過的走道凈寬1.2M;供一人一輛輪椅通過的走道凈寬1.5M;供二輛輪
椅通過的走道凈寬1.8M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九)
1. 高層內院或天井,當短邊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高層
民用建筑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供消防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消防車道
2. 穿過高層的消防車道,凈寬和凈高不應小于4M
3. 一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1000M2二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
積是1500M2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500M2
4. 多層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防火分區2500M2(150M)多層三級耐火等級的
建筑防火分區1200M2(100M)多層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防火分區600M2(60M)地下室、半地下室每個防火
分區的建筑面積是500M2
5. 一棟高層與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分隔,當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裙房的防
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是5000M2
6. 規范沒有對通風及空調機房的門提出防火門要求
7. 民用建筑及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人數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
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時,開啟方向不限。
8. 高層塔式住宅只設一座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時,每層面積不超過650M2
9. 高層住宅戶門不應直接開向電梯間前室,確有困難,可部分戶門開向前室,
采用乙級防火門
10. 標準層超過1000M2的超高層公共建筑,屋頂宜設直升飛機停機坪
11. 一級建筑使用年限為100年以上;二級建筑使用年限為50-100年;三級建筑使用年
限為25-50年;四級建筑使用年限為15年以下;
12. 架空電力線距甲乙類廠房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丙級1.2倍
13. 1KV以下的電力線于建筑物垂直距離2.5,地面6,樹木1,行車道路6米;水平距離1
米
14. 高于24M為高層(不含24M單層);高于100M為超高層
15. 廁所浴室地面略低于走道20-50,≥0.5%的坡度坡向地漏
16. 洗臉盆、盥洗槽水嘴中距≥0.7M;距墻≥0.55M
17. 小便器中距≥0.65M
18. 煙道伸出屋面≥0.6M
19. 采光口上部有>1.0M的陽臺時,其采光面積按70%計
20. 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面積的2.5倍計算
21. 自然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居室浴室廁所≥1/20;廚房≥1/10,并不得小
于0.8M2
22. 噪聲標準臥室50晝-40夜;一般室為55-45分貝;有音質要求的為40分貝
23. 學校主要房間凈高:小學教室3.1米;中學教室和實驗室3.4米;合班教室3.6米;
輔助用房3.1米;辦公室2.8米
24. 綠化用地:中師2M2/生;中學1;小學0.5
25. 運動場小學每生2.3M2;中學每生3.3M2
26. 南向普通教室日照宜為2小時
27. 小學規模以12-24班為宜;農村可設6班;教學樓不應超過四層;中學規模以18-24
班為宜;大城市密集人口可30班;教學樓不應超過五層
28. 課桌排距:小學850(合班800),中學900(合班850),縱向走道寬度550(合班
900),課桌于墻凈距120(合班550)
29. 第一排課桌距黑板2000(合班2500),最后一排課桌后沿到黑板距離小學不宜大于
8000;中學8500(合班18000)
30. 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于1000;寬度小學不宜小于3600;中學不宜小于4000黑板下
沿與講臺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中學宜為1000-1100講臺兩邊至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
,寬度不應小于650,高度宜為200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十九)
1. 高層內院或天井,當短邊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高層
民用建筑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供消防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消防車道
2. 穿過高層的消防車道,凈寬和凈高不應小于4M
3. 一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1000M2二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
積是1500M2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500M2
4. 多層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防火分區2500M2(150M)多層三級耐火等級的
建筑防火分區1200M2(100M)多層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防火分區600M2(60M)地下室、半地下室每個防火
分區的建筑面積是500M2
5. 一棟高層與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分隔,當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裙房的防
火分區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是5000M2
6. 規范沒有對通風及空調機房的門提出防火門要求
7. 民用建筑及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人數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
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時,開啟方向不限。
8. 高層塔式住宅只設一座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時,每層面積不超過650M2
9. 高層住宅戶門不應直接開向電梯間前室,確有困難,可部分戶門開向前室,
采用乙級防火門
10. 標準層超過1000M2的超高層公共建筑,屋頂宜設直升飛機停機坪
11. 一級建筑使用年限為100年以上;二級建筑使用年限為50-100年;三級建筑使用年
限為25-50年;四級建筑使用年限為15年以下;
12. 架空電力線距甲乙類廠房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丙級1.2倍
13. 1KV以下的電力線于建筑物垂直距離2.5,地面6,樹木1,行車道路6米;水平距離1
米
14. 高于24M為高層(不含24M單層);高于100M為超高層
15. 廁所浴室地面略低于走道20-50,≥0.5%的坡度坡向地漏
16. 洗臉盆、盥洗槽水嘴中距≥0.7M;距墻≥0.55M
17. 小便器中距≥0.65M
18. 煙道伸出屋面≥0.6M
19. 采光口上部有>1.0M的陽臺時,其采光面積按70%計
20. 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面積的2.5倍計算
21. 自然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居室浴室廁所≥1/20;廚房≥1/10,并不得小
于0.8M2
22. 噪聲標準臥室50晝-40夜;一般室為55-45分貝;有音質要求的為40分貝
23. 學校主要房間凈高:小學教室3.1米;中學教室和實驗室3.4米;合班教室3.6米;
輔助用房3.1米;辦公室2.8米
24. 綠化用地:中師2M2/生;中學1;小學0.5
25. 運動場小學每生2.3M2;中學每生3.3M2
26. 南向普通教室日照宜為2小時
27. 小學規模以12-24班為宜;農村可設6班;教學樓不應超過四層;中學規模以18-24
班為宜;大城市密集人口可30班;教學樓不應超過五層
28. 課桌排距:小學850(合班800),中學900(合班850),縱向走道寬度550(合班
900),課桌于墻凈距120(合班550)
29. 第一排課桌距黑板2000(合班2500),最后一排課桌后沿到黑板距離小學不宜大于
8000;中學8500(合班18000)
30. 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于1000;寬度小學不宜小于3600;中學不宜小于4000黑板下
沿與講臺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中學宜為1000-1100講臺兩邊至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
,寬度不應小于650,高度宜為200
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題6000例(二十)
1. 教室燈具距桌面的最低懸掛高度不應低于1.7米,燈管排列應采用長軸垂直于
黑板的方向布置
2. 黑板燈的垂直照度不應低于200LX
3. 教室的窗臺高度不宜低于800,并不宜高于1000
4. 教室窗間墻寬度不應大于1200
5. 教學樓走道寬度,內廊2100;外廊1800;辦公1500;外廊欄桿不應低于1100
6. 教室安全出口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000,合班教室1500
7. 學校所有房間采光均采用玻地比,除廁所淋浴為1/10;其他全為1/6
8. 運動場距教學樓最近的廁所超過90米時,可設室外廁所小學教學樓廁所女生
應按每20人一個大便器(或1000槽);男生應按每40人一個大便器(或1000槽)和1000小便槽;中學教學
樓廁所女生應按每25人一個大便器(或1100槽);男生應按每50人一個大便器(或1100槽)和1000小便槽
;廁所內每90人設一個洗手盆(或600槽)樓層內應分層設每50人一個飲水器
9. 托幼園選址:基地遠離各種污染源、四個班以上應有獨立基地、服務半徑為
300m、應設有集中綠化園地,并禁止種植有毒帶刺植物、必須設置各班用活動場地,還應設有全園共用的
室外游戲場地、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避免干擾,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交通疏散、活動室寢室有良好
的采光和通風、日照要充足,地界的南側應無毗鄰的高大建筑物、應遠離污染源、應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街
道兩側建設、應避開醫院
10. 幼兒園的規模:小型:5個班以下;中型:6-9個班;大型:10-12個班
11. 托兒所小、中班15-20人/班;大班21-25人/班
12. 幼兒園小班20-25人/班;中班26-30人/班;大班31-35人/班
13. 乳兒班 喂奶室 衛生間 配乳室
貯藏室 乳兒班房間使用面積 50-60 15 10 8 6
14. 活動室、寢室 衛生間 衣帽貯藏
音體活動室幼兒園用房使用面積 50-60 15 9
90、120、150
15. 幼兒園單側采光的活動室,進深不宜超過6.0米浴室應集中、分班的應獨立設置
16. 幼兒園盥洗池的高度為0.5-0.55米,寬度為0.4-0.45米,水龍頭的間距為0.35-0.4
米
17. 幼兒園雙層門中心距離不應小于1.6M;在距地0.6-1.2M高度內,不應裝易碎玻璃;
在距地0.7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門的雙面均易平滑、無棱角不應設門檻和彈簧門;外門易設紗門
18. 活動室窗臺距地高度不宜大于0.6M;1.3M內不應設平開窗陽臺欄桿高度不應小于
1.2M;幼兒常接觸的室外1.3M以下外墻面不應粗糙
19. 全園共用活動場地30米跑道、沙坑、水深不超過0.3米的戲水池
20. 室內電器設置插座必需安置在1.7米以上的位置
21. 幼兒園應采用低溫熱水集中采暖,熱媒溫度不宜超過95-75℃
22. 幼兒園每班室外游戲場地不應小于60M2
23. 托幼園活動室、寢室凈高2.8;音樂活動室的凈高3.6米
24. 嚴禁將幼兒生活用房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5. 陽臺、屋頂護攔凈高不應小于1.2米,內側不應設有支撐
26. 幼兒樓梯踏步150*260;設靠墻扶手高度不應大于0.6米通道內不應使用轉門、彈簧
門和推拉門活動室、寢室、音體室應設雙扇平開門,寬度不應小于1200
六層及以上的辦公建筑應設電梯超過75米高的電梯應分區或分層使用
|